每天,佩戴紅袖章的學生志愿者,輪流上崗,參與配餐流程,并進行現場規勸,將浪費降到最低。(蔡塘學校提供)
場景2
湖里區蔡塘學校
弘揚節約文化 成立“就餐督導隊”
餐食統一配餐盛7分滿,菜品分裝成小盤,供大家隨時加餐,餐廳門口和每張桌子都放上“注意節約”的小牌子……如果您在開學期間走進蔡塘學校,就會發現學生們正采用“半自助”進行用餐。適量點餐不夠再加,是學生們的共同習慣。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蔡塘學校從孩子培養起。蔡塘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達到“光盤”效果,學校提倡就餐時“不喧嘩,愛惜糧食,愛惜餐具”的“一不兩惜”就餐文化,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校方還實行陪餐制度,每天都有校領導、班主任、值周教師進食堂和學生一起就餐。這樣一來,校方不僅能第一時間掌握飯菜品質,確保學生就餐安全,同時還能提醒學生文明就餐,保證每個孩子能吃飽,又能避免出現浪費的情況。
就餐的過程中,學生志愿者也會在一旁參與配餐,這就是學校創新成立的文明就餐督導隊。開學期間,佩戴紅袖章的學生志愿者每天輪流上崗,參與配餐流程,進行現場規勸,將浪費降到最低。此外,學校還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將“文明餐桌”納入“文明班級”評比的考核內容,確保“文明餐桌”行動不流于形式,使文明用餐成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為。
如何讓孩子深切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培養孩子節約的意識,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后——假期里,學校還組織了一系列“走進田間 感受農耕”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在農場體驗開墾、種菜、除草等農活,讓孩子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不能浪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