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各級網信部門會同電信主管部門取消違法網站許可或備案、關閉違法網站8868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線索1569件。有關網站平臺依據用戶服務協議關閉各類違法違規賬號群組6.3萬個。其中“學而思網校”因App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內容等突出問題,依法受到網信部門約談。
疫情期間,學生不能如期返校上課,“學而思網校”第一時間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率先面向全國學生推出免費直播課。在免費直播課推出的3個月時間里,每天觀看直播課的學生超過6000萬人次,峰值最高時每節課有超過100萬人同時在線,贏得學校、家長和學生以及社會人士的一致好評。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學而思網校”竟然被暫時的勝利沖暈了頭腦,“學而思網校”App以至于存在一些低俗視頻、教唆早戀的源頭。
讓APP成為傳播正能量內容的“蓄水池”,首先需要找準根源、補齊短板,持續推進網絡生態專項整治。《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明確指出,身份匿名為網絡暴力的產生和蔓延提供了溫床。而部分企業和平臺存在信息審核不嚴、實名注冊制度和防沉迷措施落實不到位、誘導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費等問題,進一步滋長了不良網絡現象。
互聯網平臺應建立行之有效的屏障,當好“守門人”。首先要集中整治商業網站平臺、手機瀏覽器、自媒體違規采編發布互聯網新聞信息、轉載非合規稿源問題;其次要嚴把商業網站和平臺APP審核管理關。對已上架的商業網站和平臺APP進行篩查清理,對尚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商業網站和平臺APP將予以暫時下架,待取得資質之后重新提交審核。再次要建立健全社交平臺社區規則。要加強社交平臺運營管理,形成各方共同發力、共建共治的長效保護機制,徹底根除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出現的種種亂象,正本清源,還網絡一個清朗空間。(安溪縣文明辦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