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冷叫媽媽怕你冷,還有一種冷,叫母校怕你冷。近日這所大學就把溫暖嚴嚴實實穿在學生們身上。12日,洛陽理工學院在王城校區大學生服務中心為313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過冬棉衣為保護學生隱私學校買了多款棉衣貧困生可以自己挑選試穿到滿意為止。(11月17日人民日報 )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在完成學業的路上要比別人承受更多的不易和艱辛。然而,困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斗志,他們勤奮刻苦,用出色的答卷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卻依舊要面對經濟上的窘境。這群特殊的群體需要更需要各個部門的關愛和支持。
一個社會的文明標志取決于這個社會對待弱者的態度。作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他們得到了學校的特殊關愛。如洛陽理工學院,購買多款棉衣避免學生在穿著同款同色時的尷尬,避免被其他學生用有色眼鏡看待。這是真正的走心。始終將學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是一個大學的愛生情懷,除了洛陽理工,還有“偷偷”為學生打錢的鄭州大學、南京理工學院等。“母校怕你冷”“母校怕你餓”,省去原先的申請和公示環節,有效保護了經濟困難學生的尊嚴,讓他們能夠安心地接受學校的幫助,助力自己順利完成學業。
感謝學校用心的關愛,這種關愛保護了受助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心,讓他們更有尊嚴地接受他人的幫助。對于受助學生來說,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他們的心理比一般大學生更為脆弱。從這個層面來說,對他們提供幫助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保護,讓他們能夠以一種豁達和坦然的心態接受幫助。幫助貧困大學生更需要各部門講究策略,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物質需求,也要關注他們的情感需要,讓他們認識到:困難只是暫時的,雖然現在自己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但是等到自己有余力的時候,也要像曾經別人幫助自己一樣,盡己所能去幫助他人,匯報社會,讓愛傳遞下去,延續下去。
“施恩的最高境界是保護人的尊嚴,我們不能在幫助那些窮孩子的同時,踐踏他們的自尊。”感受學校用心的關愛讓溫暖入腦又入心,這是最暖心的人文情懷。(廈門文明網 陳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