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喊話,專治旅游不文明。各地景區的不文明旅游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旅游部門出臺的管理辦法注重于對不文明行為的糾偏,致力于社會良好道德的養成,“黑名單制度”對在乎面子的民眾很管用,但實施起來最大的難度在于取證。有景區推出“不文明管控專席”,安裝攝像頭監控布防,將廣播系統非現場勸阻制止和網格員現場處置相結合,此外還運用大數據分析幫助工作人員精準捕捉到有不文明行為“前科”的游客入園信息,對其進行特別提醒。(11月22日《工人日報》)
近年來,游客不文明行為頻發,為此全國各地有關部門紛紛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出“奇招”“硬招”,專治旅游不文明行為,諸如最常見的是“黑名單制度”。然而面對各種“奇招”“硬招”,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各地有關部門“奇招”“硬招”不斷升級新版本,“拉黑、喊話”以及推出“不文明管控專席”等等“硬招”專治旅游不文明行為。
然而,實踐證明,“奇招”“硬招”有效也有限。旅游不文明行為仍然時有發生。旅游是一種文化,也是一項休閑活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常態。但一樁樁、一件件游客不文明行為發生后,不僅損害旅游文明環境,而且也褻瀆了社會文明形象。
近年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及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逐漸凸顯。諸如在公園內采挖竹筍、野菜、摘花、吸煙,向野生動物扔廢物、景區文物刻字、隨地吐痰、亂丟垃圾、大聲喧嘩、破壞環境等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讓美麗的景色被涂上不文明的色彩,讓社會文明和公德很受傷,一地雞毛。曾經南京一游客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留下“到此一游”事件在全國引起輿論發酵,引來板磚無數,“丟臉丟到國外”的指責。這些飽受公眾詬病的旅游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到了其他游客的出行體驗,也破壞了景區的生態環境。尤其是近年來出境游受到追捧,一些旅游陋習也被帶到了國外,損害國人形象,給國家丟臉。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五千年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文明出游不僅顯示個人素質,更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如今一些游客只滿足自我需要,而忽視了公共需要;只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和公共利益;只顧考慮個人感受,而忽視了公共效應以及對景點和他人最起碼的尊重。蓄意踐踏文明,損害公共資源。有道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旅游是生活的態度,亦是一種文明符號。不文明行為,不但污染了美麗的景區,也給旅游的歡樂氣氛加入了一分不和諧。
整治旅游不文明行為,既要有奇招,還應“多管齊下”。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是丑陋的現象存在于旅行的過程中,不僅會導致旅游勝地的環境危害,會給其他游客也造成污染視覺、聽覺,影響人們的心情。不文明的原因行為,不僅有一個游客的個人因素,還有社會制度、文化、教育、社會風俗等。針對各種不文明的行為,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旅游不文明行為,提高國民素質,維護國家形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方面還應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同時,也要補上“道德教化”這堂課。俗話說,對癥下藥。只有正確分析游客不文明現象產生的根源,才能找到根治的藥方。
不妨像北京市那樣,對旅游不文明行為游客列入旅游黑名單,一律實行零容忍,敢于動真格。對不文明行為游客,不僅大屏幕曝光,3年內限制參觀景區,還通過內部信息平臺,向旅游行業協會、旅行社、A級景區、星級飯店進行通報。實行“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因一次不文明行為,處處受阻,提高其不文明行為的成本,讓其不敢亂來。 (莆田文明網 叢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