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樹是我的,你給我砍下試試......”。近日,在德化縣蓋德鎮有濟村鄉賢調解工作室,村民吳某華與吳某利兩家人激烈爭吵,各執一詞,起因是長在吳某利屋旁的一棵樹影響了其房屋的采光。
“這棵樹長在這里已經幾十年,誰能證明是他的?就是因為這顆樹,搞得我家的屋內陰濕濕的,跟土洞一樣”吳某利憤憤不平地說。
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鄉賢調解員吳詢吉、吳添城眼神交匯,及時將雙方支開,利用“背靠背調解法”分別做思想工作。
“都是鄰里鄉親,不要爭吵傷和氣……”
“那棵樹確實影響他家房屋采光,而且論輩份對方比咱小,讓讓他也顯咱們長輩氣量”。吳詢吉情理并用,耐心地勸說著吳某華。
“他是咱長輩,別為這一點小事隔離了鄰里情分,有什么事說開了就好了……”鄉賢調解員吳添城也在一旁勸說吳某利。
兩位鄉賢調解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法,雙方均表示各退一步,達成共識,吳某華當場將樹枝進行修剪,吳某利家的房子頓然敞亮了許多。最后雙方握手言和,多年的矛盾此刻終于得以化解。
“以前有糾紛找政府去上訪,現在有糾紛找鄉賢來調解”。有濟村的村民們由衷地贊賞道。
據了解,今年來德化縣蓋德鎮積極踐行“楓橋經驗”,不斷探索鄉賢參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新路徑。今年10月份,率先在有濟村成立首個鄉賢人民調解工作室,聘請農村工作經驗豐富、在村里威信高、會講“老理”、說話有份量,處事公平公正的離退村干部、單位退休干部、老黨員等鄉賢為調解員,讓鄉賢化身糾紛處理的調解員、法治宣傳的義務員,形成全民參與社會治理的共建、共享、共治良好格局。(蓋德鎮司法所 蘇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