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兩辦”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克服麻痹思想、松勁心態,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減少“兩節”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嚴防死守,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
無獨有偶,針對近期首都出現多點零星病例,北京也及時出臺了多項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提倡在京過大年,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確需離京的要嚴格審批管理等。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眾多在外工作、打工、求學的游子們的心聲,但在疫情尚未徹底結束的當下,尤其是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零星病例,更給全社會敲醒了警鐘。唯有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當然了,在真摯的情感寄托和民族情思面前,春節對于在外工作、打工、求學的游子們而言,與家人團聚,吃一頓團圓飯,是每個人的權利,“就地過年”也許會少了一次團圓的快樂,相聚的幸福,尤其是對于那些家有老人的子女們來說,也許會少了一次盡孝的機會,但與“生命健康安全”相比較,就顯然那么蒼白無力了。返鄉過年、走親訪友、聚餐聚會等,看似一時暢快,但很可能為疫情防控埋下諸多風險,對此絕不能小覷。而忍一忍,損失的是一時與小我,但這是在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做貢獻。待到疫情徹底結束,相信在外工作、打工、求學的游子們再“回家過年”“回家盡孝”,一定會更快樂、更舒心、更圓滿、更幸福。
總之,在疫情尚未徹底結束的當下,只要我們不失去親情,不失去友情,不失去孝道,“就地過年”不僅可以感受與本地不一樣的年俗、“年味兒”,更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惠安縣文明辦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