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聚會、聚餐、婚慶等活動迎來高峰期,然而,眼下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對疫情防控提出更嚴峻的挑戰。為全方位保障春節期間的防疫工作,各地陸續發布通知,對春節期間的聚會聚餐、紅白事、休閑娛樂等聚集性活動進行細致部署。(1月15日中國新聞網)
春節期間,拜年團聚、走親訪友是我們的傳統。去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許多人無法與親友相聚,留下了不少遺憾;今年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的背景下,許多人本想著春節期間與親友們好好聚聚,但疫情還沒有消散,依然無法相聚。這是因為,聚集性活動是導致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因素,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很可能加大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近期,國內就發生多起聚集性疫情的典型案例:在大連,確診病例金某曾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感染,之后又導致33名小區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感染;在河北,新增確診病例中,有多例確診人員曾參加婚禮;在吉林,黑龍江籍輸入病例林某曾在長春、通化開展四次針對中老年人的營銷推廣活動,目前續發感染者達102例,多為中老年人。
一年來抗擊疫情的經驗表明,減少聚集性活動,是降低疫情風險的重要法寶。可以說,沒有去年春節期間大多數民眾自覺“宅家”與“不聚”,以及之后一段時間各方采取嚴格限制聚集性活動等措施,就沒有去年國慶期間我國幾億人口的“大流動”“大相聚”。張伯禮等權威專家也多次告訴我們,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國慶節期間流動沒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春節期間要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安排外出旅游;2021年春節非常關鍵,節日期間盡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盡量少去……
根據公開報道,目前全國已有江西、四川、黑龍江、浙江等十多個省份發出通知,要求各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取消大型會議、團拜、聯歡、年會等人員密集活動。除了限制組織和單位舉行的聚集性活動,對于春節期間民眾走親訪友、婚慶酒席、聚會聚餐等活動,各地也進行了重點部署。比如倡導紅白事緩辦、簡辦,要求家庭聚會控制在10人以下,景區、超市、澡堂、麻將室等場所人員接待也都有限制,并提出嚴格落實有關防控的措施。
我們應認識到,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是為了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降低被感染的風險,是為了疫情過后能更好的團圓、更好的相聚。因此,對于發生的典型案例,對于專家的建議提醒,對于政府的倡導要求,我們一定要“聽得進去”,積極支持,減少聚會、減少外出;積極配合,做好自己和家人防護,認真落實有關防控措施。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不聚”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也是對社會、對國家負責。
疫情之下,盡管不能相聚,但在互聯網時代,也并非不可為。我們完全可以在親友群里發幾個大紅包、錄幾個拜年小視頻,或者干脆與親友們來一場“云聚會”……足不出戶,一樣可以真情“相擁”、說說心里話,表達過去一年的喜怒哀樂和對新年度美好憧憬。(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