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安徽黃山,一名男子私自翻欄桿,跑到迎客松下邊,景區工作人員立即制止并將其帶離現場,并詳細告知相關規定。據報道,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一直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制度,并在迎客松周圍設置圍擋不讓游客靠近,有的人會對樹撕扯,這樣的行為對樹危險,對人也危險。(2021年3月29日中國青年報)
外出旅游,市民都應該嚴格遵守景區的各種規章制度,切實做到文明旅游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利用各種假期出去走走看看,欣賞偉大祖國河山的多姿多彩,深刻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大自然風光的旖旎秀美,深入體驗各地民俗風情的迥然不同,是一件快樂幸福的美事。
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然而總是有些人喜歡“別出心裁”,在旅游過程中屢屢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前不久才有3名游客在八達嶺長城墻體上刻畫,八達嶺長城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寶貴的文化遺產,這3名游客也為他們的故意損毀行為依法受到嚴厲處罰。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文明社會是我們人類幸福生活的基礎,文明旅游,是一個人素質和修養的重要體現。在旅游期間,有序排隊買票,不亂扔垃圾,不隨意踐踏花草,不攀折樹枝,不在景區刻名涂鴉等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卻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文明底色。任何不遵守景區的規定,無視甚至肆意違背和破壞相關規定的不文明行為都是自私的,都是不講社會公德的表現,絕對得不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當收到公眾的譴責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裁。
告別不文明行為,做文明游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順應時代進步的要求和必然。在各種旅游行程中,所有游客要自覺、主動樹立文明旅游的意識,持續加強個人修養,不斷提高個人自身素質,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嚴守相關法規和制度,嚴守公共秩序,講衛生,愛護環境和公共設施,積極做文明旅游的實踐者、傳播者和推動者,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并形成一個人人支持和參與的文明旅游的社會風尚,讓旅途中開滿文明之花。(廈門文明網 吳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