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1日訊(通訊員李火招)為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引導青少年在青春時光里向善向美,快樂成長,明溪縣用文化滋養童真童心,照亮孩子成長路。
3月27日,明溪胡坊學校操場上熱鬧非凡,同學們手里拿著從家里做好的茶花燈,準備開始進行茶花燈展示,活動以茶花燈制作為載體,來鍛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促進孩子們了解民俗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孩子們舉著漂亮的茶花燈一排排的展示著,他們分別講述著自己制作茶花燈的小故事,他們如何與父母配合,如何克服困難最終制作出漂亮的茶花燈。胡坊茶花燈歷史悠久,始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當時明溪稱歸化,置縣之后,胡坊民間興起了鼓樂、游藝活動,李氏與葉氏的子孫后代,每年都將迎燈賽會舉辦得多姿多彩,除了茶花燈,還有燭橋燈、香火箭、放天燈等,而諸多燈中,茶花燈以它的形美獨秀一枝,流傳下來。制作茶花燈有六道工序:一是修剪茶樹時從多余的樹枝中選取造型優美的茶花樹枝;二是用竹條扎形狀各異的燈籠;三是剪紙;四是貼裱糊燈籠和茶花樹;五是根據當地民間民俗畫出反映生產生活的圖案;六是燈光設計,籠內的燈光或用蠟燭,或用油燈,或用電瓶等取光照明,為使茶花燈游園更顯熱烈氣氛,自古以來都配備了鑼鼓隊和彩旗隊。這次活動一共收集了140多盞茶花燈,全部由學生和家長們自己動手制作完成的,每一盞花燈都做工精致,各具特色。茶花燈作為胡坊的傳統文化,向我們傳遞的是一份回憶,一份祝福,一份生活的創意。
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收獲了親手制作的茶花燈,還促進孩子與家長的情感交流,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更增強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明溪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