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消息,近日,鐘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中國疫苗接種的人數是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基數大,中國疫苗接種率僅為4%。當務之急是提高疫苗接種率。只有接種疫苗,才能夠得到比較好的保護。盡早實現群體免疫,從而向全世界開放。(4月1日《現代快報》)
可見,盡快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構筑全民免疫屏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此前,張文宏醫生也提及這一問題,認為,害怕打疫苗是人性問題。但我國目前主要上市的疫苗為滅活疫苗,其安全性在疫苗各序列中最高,新冠病毒未來或成為常駐型病毒,接種不到位,會導致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健康問題。他表示,我們的滅活疫苗,對避免轉成重癥的保護率在90%以上,對避免發生死亡的保護率接近100%,而對整個國家來說,能達到阻斷病毒傳播的效果。
如果說疫苗沒有研發成功之前是疫情防控“上半場”,現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也進入到了疫情防控的“下半場”。在沒有新冠疫苗之前的抗疫上半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取得抗疫復產雙勝利。現在,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充分彰顯了我們國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疫情防控是一場“戰疫”,接種疫苗同樣是一場“戰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下半場“戰疫”,接種疫苗、構筑起全民免疫屏障是關鍵。我們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這根弦不能松;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做到應接快接、應接全接,是凡符合接種條件的,一個不漏,一個不落。
現實來看,一些人對接種疫苗積極性不高,主要是對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存在疑慮。顯然,這是對我國新冠疫苗了解不夠,加之受到網上一些疫苗不實傳言影響,從而擔心接種疫苗后會有“后遺癥”。對此,一方面要加強公眾疫苗知識的宣傳普及,真正做到家喻戶曉、入腦入心;一方面對各種“疫苗謠言”快打嚴打,讓科學真相跑在“疫苗謠言”前面,使“疫苗謠言”見不得光,沒有存活的空間。
打贏疫情防控下半場“戰疫”,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行動起來,同心合力,攜手努力。希望大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只要符合接種條件的人,都積極主動去接種疫苗。這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家庭的保護,更是對社會、對國家負責。(莆田文明網 孫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