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聆聽老師講述革命烈士的故事 三元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4月2日訊 佳節清明桃李笑,又是一年春草綠。清明節融合了歷史上的寒食節、上巳節等節日內容,它既是一個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肅穆日子,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連日來,三元區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展了以“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在全區營造緬懷先烈、親近自然的清明文化氛圍。
一是開展線下“文明祭掃”活動。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弘揚烈士精神,三明三中、三明市陳景潤實驗小學等學校組織學生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默哀,以此悼念英靈,寄托哀思。紀念碑前,由老師們講述了三明革命的艱難歷程和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重溫革命時期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歷史貢獻。三明學院附屬實驗小學三元分校、三明十二中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日小報制作,用清新的色彩,用心的排版,生動的文字,寄托哀思,表達敬意。三元區東霞小學、三元區星橋中心小學、三元區長安小學等學校以主題班隊會的形式,通過學習、吟誦與清明節有關的詩詞,讓學生們了解清明節的來歷、風俗習慣等,引導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
二是開展線上“綠色緬懷”活動。各學校利用班隊會課、信息技術課等時機,組織學生登錄福建文明風“我們的節日 清明”專題網頁進行“網上祭英烈”線上活動。學生們通過“鞠躬”“獻花”進行網上祭掃,并留言寄語向烈士們表達哀思,追思革命先烈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為家鄉不懈奮斗的崇高精神。
三是開展“學黨史 憶先烈”活動。各學校通過組織學生學習百年黨史,觀看抗日、抗美援朝等紅色影片,喚起那些崢嶸歲月的光輝歷程,帶領學生重溫歲月里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激勵學生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奮發努力,積極向上。三元區巖前中學在巖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學黨史、憶先烈,童心向黨薪火相傳”活動,在巖前鎮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前,觀看建黨百年主題MV《少年》,并參觀萬壽巖遺址保護教育館,帶領學生深入領會《一個傳說: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的故事。“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不要忘記‘五老’和這些革命老干部......”,巖前鎮青年紅色宣講員鄧雯昕順著一段視頻,用生動的語言給同學們演講《一杯米酒:不要忘記老區人民》的故事,讓同學們感受到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校外黨史課。
三元區緊緊圍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多形式開展 “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個革命先輩的故事片段,進一步引導青少年學生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繼承革命遺志,促使三明革命歷史、紅色故事在廣大中小學校的深入傳播,培養紅色文化的傳播者、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紅色接班人,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中共三元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