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很多學校開設了手工課,學生和家長們對此大多持歡迎和鼓勵的態度。從低年級起開設手工課既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和專注精神,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是一件十分利于孩子們成長的好事。
前不久,筆者和一位在小學當班主任的朋友,談及手工課的話題,他說起這樣一件事:有一次班級開親子聯誼會,活動中有一項是做風箏活動。孩子們都非常開心,雖然不會做,但還是熱情高漲,非常認真地學習,還不時互相幫助,給別的小朋友幫忙。雖然做出來的風箏千奇百怪,讓人都醉了,但是他們獲得了難得的動手機會。一些創意新奇的風箏造型,不一定能飛上天空,但還是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贊揚:孩子就是有想象力!
時下的孩子大都在“溫室”中成長,動手能力比較差。記得,我的孩子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孩子到家后跟我要針線,說他們班增加了一節手工課:縫扣子。第二天下午,孩子回到家,眼圈紅紅的,我問她怎么了?她說因為不太會縫,手指扎得很痛。看到孩子的樣子,我雖然心疼,卻也欣慰她得到了鍛煉。事后,孩子還針對手工課縫扣子的親身感受,寫了一篇作文,很是感人。后來,孩子還常常主動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毋庸置疑,手工課對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以及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效果,理應在基礎教育的課堂上受到重視。但實際情況是,一些學校對手工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手工課課時安排不合理;有的學校把手工課當作點綴,在上級檢查或參加評比時拿出一兩件作品作為特色來展示;還有的學校布置手工課的作業,具有一定的難度,孩子不會做,轉嫁給家長,無形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筆者認為,加強校園手工課必不可少,有助于孩子快樂成長。首先,要將手工課列入教學計劃,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配備必要的教材和教學用具,保證手工課教學的正常開展。其次,要培養孩子對手工課的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通過手工課,提高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增強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要豐富手工課的形式,如采取以課外活動興趣班的方式開設手工課,課程內容可以請一些手藝人、傳承人等給孩子們授課,既讓孩子體會到生活,又能讓他們在學的過程中,感受到實踐的快樂。此外,家長要重視手工課教育,積極引導孩子動手參與能力,有些難度較大的手工課,可與孩子共同完成,切不可“全程包辦”,從而有效激發孩子對手工課的熱情。(龍巖文明網 蔡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