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充分發掘地方特色,鋪開黨史學習教育。(同安區供圖)
文明風4月27日訊(通訊員 楊心亮 韓超)“對標對表中央、省委、市委部署安排,突出問題導向,開創富美新同安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蓖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這樣要求的,更是這樣嚴格落實的。
4月26日,同安區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區各鎮街、區直部門的主官結合各自工作匯報黨史學習教育的具體做法、總結問題,提出改進意見。直面問題、迅速改進,也反映出同安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的扎實作風。
自今年2月份以來,同安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迅速鋪開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群眾通過重走革命之路,重溫百年歷史,來感悟榜樣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全區氤氳著濃厚的學習教育氛圍。
傾聽歷史回響 尋訪紅色印記
同安實驗中學里,中共閩粵贛邊區廈門市委機關舊址(使命館)的兩層小樓“講述”著解放戰爭時期,閩西南白區黨組織廈門第一支部誕生的故事;葫蘆山下,53位英勇捐軀的烈士的陵墓冷對斜陽,無言訴說著當年同安革命解放斗爭的酷烈;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內的圖文影像、實物陳列,見證了高山兩村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生態優先,取得脫貧攻堅勝利的幸福與喜悅……櫛風沐雨的崢嶸歲月,給銀城大地留下了豐富的紅色資源。
3月底發行的《同安革命老區(縣)區發展史》,系統梳理出全區紅色文化資源,為講好在同安大地上曾經發生的真切紅色故事打下基礎。對身邊紅色故事的系統介紹,成讓群眾對“家門口”的紅色記憶變得立體可感。
同時,由鄉村振興動線、革命烈士陵園、紅色斗爭舊址等聯結起來的紅色地圖,輻射汀溪、蓮花、祥平等多地,高山黨校掛牌成為全市首個教育實踐基地,初心使命館被列入省、市首批參觀學習點;中共閩粵贛邊區廈門市委機關舊址等紅色資源成為全區第一批參觀學習點。這些連點成線的紅色印記不僅極大拓展了黨史學習教育的范圍,也為普通市民感悟紅色文化提供了多樣選擇。
“沒想到身邊就‘藏’著這么多紅色故事,跟家人一起來特別有教育意義”……一條條精品路線點亮銀城大地百年黨史教育的紅色地圖,宛如行走的紅色黨課,廣受青年學子、基層干部、普通黨員歡迎,也激勵著全區的年輕人煥發內生動力,將紅色事業薪火相傳。
在高山上的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在工業集中區,在中小學校,區理論宣講團利用輕騎兵、講古仙、蓮花褒歌等形式,精心籌劃了多場宣講活動,將好聲音傳入千家萬戶,帶到企業課堂,持續發出最美的學習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