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學之間生日禮物的行情也“水漲船高”。本來,同學過生日送一份小禮物表示祝賀,是正常的友情交往。但時下,一些同學之間互送生日禮物,動輒花費上百、近千元的生日禮物并不鮮見,孩子之間的禮物越送越貴,無形之中形成攀比甚至炫富之風,不僅給家長帶來壓力,還可能助長孩子的攀比和炫富心理,也可能傷害其他孩子的自尊。
我們常說“禮輕情意重”,由于現在的孩子本身還是消費者,送同學生日禮物還是要量力而行,不能讓孩子純潔的友情變了味。生日禮物重在傳遞友情,留下溫馨回憶。如果當同學之間的生日禮物演變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沉重負擔的時候,生日就已經失去了本身的意義,也偏離了加深同學友誼的初衷。
因此,作為家長要擺正心態,及時引導、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如何去做。要教育孩子真正的友誼是不能用金錢、禮物來衡量的,同學過生日送禮物過于貴重會造成攀比心理,使真摯的友情被金錢腐蝕。不僅加重了家里的經濟負擔,而且使一些同學心理很不愉快,禮輕了拿不出手,重禮又買不起。其實,同學過生日,我們只要真心重視他們的生日就可以了。幼兒園的小朋友,甚至中小學生,無論在家里還是學校,過生日的形式應該大于內容。吃了什么、收到了什么禮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學會分享快樂,學會感恩和祝福。
學校作為孩子們的一個大家庭,注重培養正確的精神文明觀,要加強教育,倡導孩子健康的消費習慣,強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堅決反對鋪張攀比的不良風氣,引導同學們正確看待同學之間互贈生日禮物的尺度。可以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如寫一段贈言,唱一只歌,制作卡片等,也可以嘗試集體給同學過生日,讓孩子們享受這樣的“珍珠時刻”。當然,舉行儀式也好,互送禮物也罷,最重要的是感情的連接,而不是收到的禮物,不讓純潔的友情蒙塵,真正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純潔的成長空間。(龍巖文明網 蔡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