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夫婦(翔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黃金海夫婦
夫婦倆拿出房租所得
資助兩名單親大學生
今年43歲的黃金海是翔安區教育局組宣科的工作人員,妻子朱美紅則是翔安區內厝第一中心幼兒園辦公室的負責人。兩人不僅是教育戰線上的“戰友”,同時也是公益路上的同行者。他們的家庭也獲評廈門市文明家庭。
黃金海夫婦間有個“小秘密”,每個月初,他都會將一筆1000元的房租所得分成兩半,用微信轉賬給兩位在校大學生。年底根據經濟情況每人會再給2000元-5000元不等的助學款和慰問品,同時感動身邊朋友加入一起贊助。這兩個大學生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一個就讀師范院校,另一個就讀醫科院校。他們打算資助兩個大學生到大學畢業。
讓夫妻倆感到高興的是,讀師范的女孩,在他們的鼓勵下,前段時間考取教師資格證。此前,女孩曾因擔心考不上浪費200元的報考費而不想報名。黃金海向其轉去200元并鼓勵她,“馬上報名,等考過了再還,沒過就算我付了!”
“叔叔,面試通過了!是您的鼓勵讓我決定報考!”當女孩將喜訊告知黃金海,并將省吃儉用的200元轉給他,黃金海退還了200元并說,“恭喜你,這是獎勵給你的禮物。”
這并不是黃金海夫婦第一次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早在六七年前,在妻子的支持下,他經常利用中午時間,和另一個同事打包一些午餐,從新店開車前往新圩鎮桂林社區,陪一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吃飯,并給他送去文具和慰問金。
為何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黃金海告訴記者,他自己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在他四年級時母親便去世了,所以他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心理上有親近感,看到他們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如果有好心人幫他們一把,就會改變這個孩子的一生。”
當年黃金海身邊就曾出現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人——他的干奶奶,“她待我如親孫子一般,把好吃、好喝、好穿的東西都給了我。”黃金海說,這給當時他幼小的心靈莫大的安慰。
黃金海長大后,見到上了70歲的老人,他總能想起干奶奶慈祥的模樣。除了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三年來,夫妻倆每年臨近春節,便給村里上了70歲的老人,每人發一個200元的紅包,或者送上油、米及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