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6日是第31個全國助殘日,主題是“鞏固殘疾人脫貧成果,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連日來,福建省莆田市多地組織形式多樣的愛心活動迎接助殘日的到來,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殘障人士的關懷和關注,讓愛心之光照亮助殘之路,綻放幸福之花。
志愿暖心 情滿人間
涵江區關注殘障兒童傳遞愛與美好
5月13日上午,涵江區殘聯聯合區人社局、區委編辦、區計生協會、區紅十字會在涵西街道樓下社區蘿苜田“黨建+”鄰里中心開展“關注殘障兒童·守護折翼天使”主題關愛活動。
涵江區開展“關注殘障兒童·守護折翼天使”主題關愛活動。圖片來源:涵江區委文明辦
活動期間,在志愿講解員的引導下,小朋友及家長參觀了紅色蘿苜田微型政治生活館、蘿苜田歷史文化微展廳、復古音樂棋藝室、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兒童之家等館室。在互動環節中,投擲小游戲、手工燈籠DIY、應急救護和健康知識講座等精彩活動讓在場的親子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活動現場,志愿者還為小朋友送上了“愛心大禮包”,以實際行動呼吁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殘障兒童,將關愛陽光灑向每一位“折翼的天使”。
今年以來,涵江區多舉措關愛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組織助殘志愿者走訪慰問全區46名0-14歲困難殘疾兒童,幫助222名肢體、智力、孤獨癥和聽力殘疾兒童到省、市、區康復機構進行功能康復訓練,積極落實殘疾兒童假肢、矯形鞋、助聽器等基本型輔助器具補貼制等優惠政策,將關愛活動常態化,為殘障兒童營造健康成長的氛圍,撐起一片成長“晴空”。
傾情相助 愛滿城廂
城廂區啟動助殘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5月14日上午,城廂區在華亭鎮園頭村舉行“傾情相助 愛滿城廂”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暨我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活動當天,市、區領導為殘疾人代表發放慰問金及慰問品,送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活動現場,殘聯志愿者及醫護人員為村里前來咨詢問診的群眾開展義診服務,現場免費發放常用醫療藥品。
為前來咨詢問診的群眾開展義診服務。圖片來源:城廂區委文明辦
據了解,城廂區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積極開展一系列扶殘助殘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據統計,此次活動共慰問全區78名困難殘疾人;贈送出16套肢體類輔助器具;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激活愛心卡,并為符合條件的重度肢體殘疾人及精神殘疾人開展上門評殘服務。下一步,城廂區還將圍繞群眾需求開展各種互助活動,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扶貧、醫療康復、關愛助學等幫助,從涉及特殊群體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著手,讓各項助殘優惠政策落到處,提升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愛心澆灌 點亮星空
荔城區鎮海街道開展助殘文明實踐系列活動
5月15日下午,在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闊口社區“黨建+”鄰里中心里,一群心智障礙兒童在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陪伴下,一起做游戲、互動,孩子們蹦蹦跳跳,臉上掛滿了笑容;而在另一邊,把孩子交給志愿者陪伴的媽媽們正在志愿者的的指導下,穿針引線,將一片片原材料縫制稱一個個精美的手工包包。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東南網莆田站
這是莆田市鎮海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全國助殘日文明實踐系列活動。據了解,為了讓心智障礙者能夠全面融入社會生活并提升人類社會整體生活質量,構建全社會“文明、平等、友善”的價值觀,鎮海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藍色燈塔小分隊積極開展系列的融合倡導文明實踐活動,協助心智障礙者實現融合夢。
鎮海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藍色燈塔小分隊工作人員林志櫻向東南網記者介紹,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他們有義務擔負起這個社會責任。“我們必須要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殘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林志櫻說,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傳遞愛的接力棒,給殘疾人帶去物質支持的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群體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同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
下一步,荔城區鎮海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繼續開展此類文明實踐活動,結合家庭狀況、個人經歷,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促進殘疾人的社區融合,營造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促進轄區殘疾人康復事業的發展,推動形成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
暖心助殘 關愛青春
仙游縣開展助殘日活動助力特教學生成長
5月13日,在仙游縣特殊教育學校,慶祝建黨百年暨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在此舉行。
活動現場,仙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向縣特教學校捐贈2萬元,用于該校購買教學設備。仙游縣初心社工服務中心向特教學校全體師生捐贈136套夏季T恤,價值3000元。縣特教學校授予兩家單位“關愛殘疾兒童 熱心公益事業”牌匾。
在隨后舉行的“我相信 我能行”大手牽小手愛心助成長活動中,該校學生進行生活技能比賽,穿衣疊被、系鞋帶、整理書包,同學們踴躍參賽,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同學們還與志愿者一同互動游戲,現場氣氛熱烈。
仙游縣開展“我相信、我能行,大手牽小手”主題活動,助力青少年成長。圖片來源:仙游文明網
據了解,仙游縣有3.04萬名殘疾人,其中0-17周歲殘疾兒童就有1390人。相比于普通孩子,未成年人特殊群體更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幫助他們勇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在廣闊的天地間向陽成長。仙游縣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助殘日活動,以實際行動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幫助殘疾人創造美好生活。(稿件來源:涵江區委文明辦/城廂區委文明辦/東南網莆田站/仙游今報/仙游文明網 莆田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