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匯明(左一)與隊員對受困車開展施援(翔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尋補黃交通志愿服務隊隊員向受困車輛伸出援手(翔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5月20日訊(童心悅)5年前,一名年輕的“探路者”出現了,他率先開拓了新的志愿服務項目;5年來,他從未停止過奔跑,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開展道路救援;市民稱他為24小時“電召修車工”,他就是勇敢的化身、安全感的代名詞,他是廈門翔安尋補黃交通志愿服務隊隊長——黃匯明。
2015年,黃匯明還是一個愛玩越野車的小伙子,與妻子柯燕津共同經營著一家輪胎汽修店,因此,他們積累了不少維修的經驗。他們的身影常常出現在翔安的街頭巷尾,向路上爆胎、故障、困陷等車輛伸出援手。2016年4月,在黃匯明的帶領組織下,尋補黃交通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
“我9歲的時候,翔安區正式掛牌成立,18年了,我和這片熱土一起成長,想要為翔安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碧峒胺贞牫闪⒌某踔裕S匯明堅定地說道。
這是翔安首支24小時交通應急救援隊,365天無論刮風下雨、深夜清晨,黃匯明和志愿隊從未缺席,義務幫助了上千輛車成功脫困、脫險。這位“電召修車工”可謂隨叫隨到,在黃匯明的“戰車”上總備著拖車繩、扳手、千斤頂等物品,這些都是他的檢修工具。
深夜破窗救援“寶馬哥”、在海翔大道解救鄰村一家人……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黃匯明把自己手機號放在朋友圈和車上,卻被質疑是作秀、擺拍,不服氣的黃匯明下定決心要帶出一支翔安最強的志愿隊伍。慢慢地,找他求援的人越來越多,他的應急救援隊伍從最初的十余名隊員發展至今已有155余名志愿者,22名可就近就快實施救援的一線隊員更是覆蓋了翔安區七鎮二街各個村居。他還將救援的腳步邁出翔安區,在同安區、南安市水頭鎮設立救援小分隊。
在一次大雨滂沱的夜里,黃匯明帶領服務隊先后進行了7次冒雨施援,車主們為了表達感謝發來紅包但是都被黃匯明一一拒絕,只因為他堅持這是一支交通義務志愿服務隊,這是他的信仰與堅守。
在疫情期間,黃匯明也沒有停下腳步,除了運送防疫物資,保障一線物資充沛,他還向各大防疫點送去1000余瓶暖心豆漿。在這位意氣風發的90后小伙子的帶領下,愛心的車輪跑得快起來了,隊伍的愛心公益活動不斷增加,為鄉村孩子運送萬冊圖書,在災后道路清障、送水送溫暖,各大學校、圖書館以及各個社區都留下了這群年輕人熱血的身影。
在無數的善舉中,黃匯明收獲了一張張笑臉,他很知足,他說:“這就是他生命難得的體驗”,這個隊伍不是他一個人在戰斗,身邊還有很多優秀、樂于助人的年輕人一起并肩作戰?!俺眠€年輕,這些義務活動我會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