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5日訊 食粽子、掛艾草、佩香囊、拴五彩絲線,這些端午節傳統活動傳承至今。6月12日下午,在翔安區鴻風善行助學幫扶中心志愿者的幫助下,20多名新圩鎮六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孩子們聚在一起,感受端午節文化的無窮魅力。
“今天我第一次和媽媽一起做香囊,很開心!謝謝叔叔阿姨給我們精心準備的端午節粽子和學習用具。”就讀于新圩中心小學的小溪手拿一個小巧可愛的香囊告訴記者。
小溪口中的端午節粽子由翔安區委文明辦、翔安區繁星基地和萬科·金域緹香提供,香囊制作物料和學習用具,則由71個愛心單位和個人捐贈。
記者注意到,活動現場有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忙碌身影,他們是翔安區鴻風善行助學幫扶中心志愿者。據志愿者林清江介紹,活動開始的前幾天,他們在愛心群里發起捐贈活動,71個愛心單位和個人捐了10000多元,志愿者將其全部用于購買學習用具和制作香囊的物料。
“高考剛落下帷幕,中考、小升初考試即將來臨,我們此次就是想為這些考生們助力加油,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幫助他們厚植愛國愛黨情懷。”林清江告訴記者,活動前一天,對于一些因備考無暇來到現場的孩子,志愿者已經提前將愛心粽子和文具禮包送到他們的學校。
翔安區寶貝之星幼兒園園長閆玲枚就是其中一名愛心人士。活動當天,她穿上紅馬甲成為志愿者,帶著這份愛和孩子們一起過端午節。讓她感動的是,在現場她收獲了不少五彩線和香囊。原來,不少孩子和家長將現場制作的香囊送給愛心人士、志愿者和長者,感恩他們的辛勤付出。
入選“中國好人榜”的后埔村村醫黃希呆也收到了孩子們滿滿的祝福。活動現場笑聲不斷、氣氛溫馨。
在室外一頂紅色帳篷內,放著兩把理發椅。兩名理發師正飛舞著手中的剪刀,為學生和家長義務理發。“我們在島內開了兩家親子理發店。今天午飯后我們就出發,來到新圩鎮為鄉親們義務理發。”作為廈門找大叔親子美發義剪服務機構負責人,侯大偉是一名老公益人。他說,他特別帶來兩把理發椅,打算就放在新圩鎮,以后在這里常態化開展義剪服務。
做香囊、領粽子、潔凈家園、義剪……在端午假期的第一天,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濃厚文化氛圍,也受到了一次愛心洗禮。(海西晨報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童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