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5日訊(通訊員 徐嘉馨)6月10日上午,莆田市涵江區蘿苜田“黨建+”鄰里中心里熱鬧非凡,一場包粽子比賽正在熱火朝天進行,舞蹈、朗誦、唱歌表演等一個個精彩節目讓四鄰八舍的社區群眾們笑聲掌聲不斷。在端午民俗文化課堂上,活動請來樓下社區的小朋友一起共迎端午,讓傳統民俗文化滋養青少年心靈。
這是由莆田市委文明辦主辦,涵江區委文明辦承辦的以“奮進新征程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莆田市2021年“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別出心裁地將端午文化與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串聯”在一起,演繹民俗風情,傳承文化文脈,弘揚文明新風,讓傳統節日走進尋常百姓家。
集體朗誦《粽子情》(黃俊新 攝)
傳統節日
碰撞文明新風
“真是一年比一年熱鬧。”家住樓下社區的黃阿姨帶著三歲的孫女在活動現場觀看演出。她告訴東南網記者,往年每到端午節轄區里都會舉辦包粽子比賽,今年鄰里中心建設起來了,環境更好,也更熱鬧了。
為辦好莆田市2021年“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主辦方將場地精選在了古意盎然、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街區蘿苜田,用心策劃了一臺紅色韻味濃郁的文藝匯演、一場熱火朝天的包粽子比賽,讓人們共赴“文化盛宴”的同時“粽”享濃濃鄰里情。當天還組織慰問德模范代表、社區困難老人等,市委文明辦副主任羅道秋等領導向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代表送上節日的祝福和問候。
為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和“我們的節日”融合推進,活動組織涵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專業志愿服務隊為轄區群眾開展醫療保健、反詐防騙宣傳、愛心理發等志愿服活動,以實際行動傳遞人文關懷,共筑文明暖城。就職于涵江區政府辦的陳女士是一名“90”后志愿者,在她看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端午節活動更注重傳統融合現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參加志愿服務可以拓寬視野,走近群眾,為他人付出的同時也實現了個人價值,是一件很值得的事!”陳女士說。
包粽子比賽 (樓下社區 海洋攝)
莆仙端午
彰顯城市風情
端午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經千年傳承,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家國情懷。涵江蘿苜田作為舊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古老歷史的新生,也是現代文明的傳承。當莆仙端午邂逅歷史文化街區,傳統節日與千年古鎮擦出“時代火花”,演繹出別樣的浪漫傳統。
“編蛋兜、學童謠、玩游戲,這些活動真有趣,我們在課本里都學不到......”參與民俗文化課堂的小朋友沈妍怡興奮地說道。在涵江區2021年“我們的節日·端午”民俗文化課堂上,一個個充滿趣味的民俗活動,凝聚了莆仙地區獨特的端午記憶,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龍船......”端午習俗在莆仙人的童年記憶中,繪就了一抹詩意的傳統。據涵西中心小學的李老師回憶,兒時每逢端午節,包粽子、編蛋兜,每家每戶都彌漫著悠悠的艾草香,氛圍更濃郁。她表示,這是第二次參與端午節活動,今年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節目更有趣,內涵也更豐富。“當代生活節奏加快,過節的味道在慢慢變淡,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讓傳統節日在當下更好回歸。”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近年來,莆田市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時代內涵,抓住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節點精心策劃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活動,堅持傳承和創新,突出節日文化內涵,準確把握工作節奏,不斷做大做深節日文化,讓傳統習俗在新時代綻放魅力風采,獻禮建黨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