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文明城市”是福建莆田一張亮麗的名片,志愿服務就是它厚重的“底色”。現如今,生活在莆田,哪里有需要,那就有“紅馬甲”的身影,他們走基層、進社區、下鄉村,用志愿服務展現城市文明,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讓群眾生活愈加幸福美好。
紅心向祖國 溫暖百姓家
秀嶼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文明實踐活動
近日,一場以“紅心向黨——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在笏石鎮笏石社區溫暖開展。志愿者們走訪慰問社區部分困難黨員和老黨員,向他們送上祝福和問候。這是秀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委文明辦和秀嶼煙草公司共同舉辦的文明實踐活動,旨在組織黨員志愿者走進基層為群眾送溫暖、辦實事,不斷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秀嶼區婦聯“巾幗愛心”志愿服務支隊開展“6.26禁毒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圖片來源:秀嶼區委文明辦
自秀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開展“紅心向黨”主題文明實踐活動以來,全區上下、各鎮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50多場,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
據了解,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秀嶼區突出“早”字抓謀劃,突出“實”字抓學習,并深入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該區依托志愿服務辦實事,結合“每月5日文明實踐日”和“一月一主題”等要求,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幫困助學、衛生環保、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開展“百姓點單”志愿服務超2000場,培育出“開門辦黨校,送課到基層”“紅色基因、聲入人心”等42個優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以“省級文明單位+文明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綜治+”治理中心為依托,打造多個便民“十五分鐘”志愿服務點,讓黨員志愿者走進群眾身邊,以實際行動溫暖老百姓的心田。
志愿新風尚 吹暖百姓心
涵江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讓文明“紅”起來
“百善孝為先,一個成功善良的好人,一定要孝順......”今年的父親節,福建省五星志愿者、“福建好人”曾雙琴在涵江區人民公園廣場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時說。
涵江區開展“父親節”義剪義診公益活動。圖片來源:涵江區委文明辦
6月20日,莆田義工協會攜手涵江義工服務隊在涵江區人民公園廣場開展“義呼百應 工獻愛心”父親節義剪義診公益活動。活動當天,志愿者們早早來到涵江公園驛站,為前來體驗服務的群眾提供愛心義剪、為“父親”們贈送鮮花,做好環境清潔工作,“紅馬甲”的身影成為公園里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大格局,涵江區以志愿服務為載體,圍繞“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主題,廣泛開展“做文明人 過文明節”“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學雷鋒”、“宣講+志愿服務”、“我們的節日”等主題的各類志愿服務;組建理論宣講、脫貧攻堅、文化惠民、教育服務、文明新風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58支,吸納各領域志愿者4200余人,不斷壯大“紅色力量”,切實服務群眾,讓志愿服務成為當地文明新風尚。
改善城鄉環境 提升健康素養
北岸“紅馬甲”以實際行動扮靚美麗家園
近日,北岸山亭鎮開展以“慶祝建黨100周年,深化愛國衛生運動”為主題的環境衛生集中清理整治活動,全面提升山亭鎮形象,打造優美、潔凈、舒適的人居環境年。
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清理整治活動。圖片來源:美麗北岸
東仙社區的黨員干部們深入普陀庵景區和主干道周邊的綠化衛生死角開展整治行動。大家鉚足干勁、分工協作,一邊清除枯枝雜草,另一邊對白色垃圾、煙頭等進行地毯式的清理。經過一番努力,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
文甲社區的環衛工人開展以清除衛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為主的整治行動,主要清除村莊主次干路、背街小巷、空置地、公路兩側用地范圍及兩旁等的衛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
西前社區的黨員干部志愿者身穿紅色馬甲,手拿掃把,穿梭在村道中,仔細清理雜草、水溝、房前屋后等,全面做好村道兩側、廣場等衛生清掃工作,進一步提升村居容貌。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開展好愛國衛生運動,既是一項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具體舉措,也是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一次實踐活動。下一步,北岸山亭鎮將常態化開展好環境衛生清整專項行動,通過黨員干部示范帶頭的方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環境整治,不斷提升轄區內人居環境水平。(稿件:秀嶼區委文明辦/涵江區委文明辦/美麗北岸 莆田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