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關工委領導為“五老”志愿者授旗
素質課程助陣 全面提升“德智體美”
英語課上,孩子們傳出瑯瑯讀書聲;籃球課上,孩子們運球投籃身姿矯??;圍棋課上,孩子們全神貫注地博弈;美術課上,孩子們認真勾勒上色;游泳課上,孩子們競相展示泳姿……
近一個月來,縱觀全市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開展的各類實踐活動可發現,為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青少年搭建培養興趣、施展才華的嶄新平臺,高校青年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可謂不遺余力。
在課程設置上,各活動中心的志愿者結合不同年齡段學員的性格和興趣愛好,推出硬筆、書法、象棋、舞蹈、乒乓球、足球、籃球、游泳、寫作、科普等課程,讓孩子們擁有足夠的自主選擇權;在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志愿者認真備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力求以新穎的方式傳授知識,全心投入的南安英都大學生洪思彤甚至體會了一把“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感受,大學生志愿者翁東娜等人還自費網購幕布、自帶投影儀,用最先進的教學方式給孩子們上課;在日常生活中,大學志愿者仿若哥哥、姐姐,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志愿者徐偉瓊每當孩子們完成作品,總會細心地用相機記錄他們成長的珍貴瞬間;為保障活動正常開展,眾多關工委“五老”邁開雙腿,奔波于活動中心、村兩委及相關部門之間……
正因為志愿者的愛心、細心、用心,才讓孩子們得以長本領、增見識、正品行。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教授課程
傳承紅色基因 種上“愛國愛黨”種子
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承擔著社會教育的功能。除組織文體活動外,泉州各地關工委依托活動中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引導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引領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德化縣潯中鎮龍東社區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開展紅色詩詞誦讀,安溪縣鳳城鎮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開展“講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宣講活動,永春桃城鎮開展“我與孩子一同學習黨史教育”活動,永春東關鎮溪南村組織青少年聆聽永春縣關工委舉行《重溫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的宣講……
參觀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大學生志愿者受益匪淺。大學生志愿者林婉瑩感慨道,“‘五老’的風采和他們廢寢忘食的無私奉獻精神感染著我,身為大學生,要爭當新時代優秀的‘紅色傳承者’”。
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共建和諧。雖然因疫情等因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僅持續1個月,但活動急民之急、解民之困,把民生實事辦在群眾心坎上,護航青少年成長,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東南早報記者 張素萍 許小程 實習生 傅詩如 通訊員 韓建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