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8日訊(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顏艷娟)為切實講好本地紅色故事,切實做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廈門市海滄街道以各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主陣地,開設“紅色課堂”,面向轄區內青少年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把“紅色種子”播撒到孩子心中。
針對兒童愛玩,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特點,海滄街道各村居堅持“童真童趣,寓教于樂”的原則,精心編制活動方案,采用“講、唱、演、說”等形式開展眾多活動。青礁村黨群工作者林蔚漢為孩子們上了一堂音樂黨史課;在飛揚的紅色歌聲和繪聲繪色的講解中,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海興社區將紅色課堂搬上了舞臺,在“澎湃紅色滄江 禮贊百年輝煌”的文藝匯演中,老少同臺,其樂無窮。海滄華僑三都聯誼會秘書長、海滄中心小學原校長林建昌到海滄社區和錦里村,與孩子們一起“追尋海滄紅色印記”;海農社區組織孩子們學習紅色繪本故事及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海滄區第二實驗小學高級教師陳小云與漸美村的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雞毛信》,并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加深孩子的記憶。
同時,為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讓學習內容“亮”起來,各村居還將“紅色元素”融入繪畫、手工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動手的同時汲取紅色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孩子們將五顏六色的紐扣巧妙組合,稚嫩童心表達著滿滿的愛黨、愛國之情。通過紅船船模制作讓孩子們感受紅船歷史和紅船精神;組織創作以“我在黨的光輝下成長”為主題的亞克力圓盤貼畫,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認同感與榮譽感。
除了在教室里,不少村居還將紅色課堂搬到戶外,組織參觀紅色陣地和鄉村振興新成果,促進理解記憶。組織孩子們參觀紅色陣地“魁星樓”,讓孩子們身臨其境,了解當年那段抗戰歷史;參觀開臺文化公園,了解開臺王顏思齊的生平,讓孩子們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參觀滄江古鎮老街改造項目,了解古鎮歷史。
在做好線下教育的同時,海滄街道各村居還利用微信等線上平臺宣傳百年黨史,展示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成果。接下來,海滄街道將持續創新方法手段,強化陣地建設,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