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公益景觀小品。黃雨昕 攝
文明創建 真切感受宜居樂居
“以前小區附近的電纜線都在空中走,現在改從地下過或者平整捆扎,生活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行走在路上的人們也踏實多了,為我們文明城市點贊。”家住龍潯鎮興南社區的市民老陳介紹說,興南社區轄區范圍內不少小區是老舊小區,如今通過道路“白改黑”,增設停車位、改善排污系統、優化環境衛生、開辟休閑活動場所等措施,提升了小區“顏值”,更讓居民們真切感受到宜居樂居。
據悉,針對線纜亂拉問題,德化縣委、縣政府組織完善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協調工信商務局、電力和通信等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專項整治過程中,縣創城辦,龍潯、潯中兩鎮及各社區(村)組織工作人員深入重點點位和轄區開展排查,建立輕重緩急問題清單;同時,安排力量先行整治“力所能及”的問題。截至目前,電力、通信等部門先后出動技術人員350多人次,整治亂拉線纜600多處,重新布放線路2700多條,城區11條主次干道、6條商業大街、3個農貿市場、2個交通場站、32個社區(村)等重點點位及周邊已基本完成整治工作。
“還有哪些小區存在電纜亂象”“最近城區停車位新增了多少”“如何持續推進垃圾分類”……11月23日,德化縣人大常委會召開鞏固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專題詢問會,將線纜亂拉、老舊小區管理、停車難、無牌電動自行車、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等城市建設和管理難點痛點問題直接拋出。對此,相關部門毫不回避、直面問題,開誠布公,一一應詢回答,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小到角落垃圾,大到老舊小區改造,德化縣把文明城市創建與城市提升相結合,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原則,每年形成并落實文明城市設施建設項目表,久久為功,集腋成裘。近年來,我們全面拉開15個片區改造,完成所有“一層皮”老舊小區改造,征收土地近8000畝、房屋160多萬平方米,推動城市面貌迅速提升。同時,建成2條市民休閑示范線、8個公園、17條道路、23個停車場,有力提升了城市承載力,成為閩中最為集聚的城區。
據介紹,德化縣有28萬人聚集生活在城關,對市容市貌管理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為此,該縣通過獎補方式在全縣217個村居鋪開“一清二整三美化”,每個月城鄉環境衛生考評均居全市中上游水平。今年來,全縣開展“最干凈小區”評選、流浪犬整治、“垃圾不落地·瓷都更美麗”等活動,常態開展占道經營、交通秩序、線纜亂拉、消防設施、“牛皮癬”等整治,做到“表面光鮮好看、里子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