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利用假期近距離接觸非遺文化。(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供圖)
文明風2月9日訊 爭創紅領巾特色章、關注“冬奧”、開展研學……為豐富“雙減”落地后的首個寒假,泉州各小學、幼兒園都為孩子們列出了豐富有趣的實踐清單。頗具特色的實踐活動、生活作業,讓孩子暢享快樂,找到生活情趣,在德智體美勞上又滿是收獲。
傳統文化實踐添年味 冬奧帶來親子鍛煉熱
“寫福字、貼春聯、做花燈……”這些就地過年的年味兒,被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的同學們用鏡頭記錄下來,這也是這所小學的特色作業之一,通過鏡頭留下春節的記憶。寒假期間,同學們迎來了傳統節日春節,各校紛紛抓住時機,為同學們創造各種了解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記者從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了解到,今年寒假學校發起了“移風易俗過大年”“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2022年寒假文明實踐活動,讓同學們爭創紅領巾特色章。活動期間,同學們可以用文字、圖片、短視頻等方式,曬出家庭幸福、秀出家庭夢想,爭創紅領巾“傳承章”;學生們可以通過主動承擔寫春聯、貼春聯、大掃除、洗菜做飯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爭創紅領巾“勞動章”;同學們也可以與家長創作“親子創意花燈”,爭創紅領巾“非遺章”;學生們還可以通過“讀、唱、看、講”等形式,與家長一起體驗紅色文化,爭創紅領巾“向陽章”。此外,學校還將開展關愛幫扶志愿服務、研學實踐活動、圍繞“我和我的家鄉”主題進行誦讀、詩歌、宣講作品的創作。
“雙減”落地后的首個寒假,親子活動是假期不可或缺的一環。“冬奧”成為泉州市刺桐幼兒園寒假活動的主題詞之一,鼓勵家長引導幼兒動手動腦邁開腿,享受快樂假期。該園園長黃阿香表示,假期里,家長要帶著孩子動起來,“冬奧會舉辦時正是孩子們對體育運動關注度和興趣度最高的時候,家長不妨趁此機會和孩子一同鍛煉,讓自己成為孩子體育鍛煉的好陪練、好隊友。”
除了提倡親子陪伴、快樂過假期外,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則在寒假期間,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引導同學們走進非遺館、參與公益活動等,用腳步丈量自己生活的城市。同學們在“火鼎公婆”、拍胸舞、“妝糕人”等民間藝術的熏陶下,領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人魅力。與此同時,同學們還參與了義寫春聯、急救培訓、公益義賣等活動,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體驗了服務社會的快樂。為培養當代小學生的社會愛心,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近日,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一年(4)班的孩子們也在紅梅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孩子們不僅為社區的老人們帶去了溫暖的慰問品,而且帶去了自編自演的小節目。
孩子們為社區的老人帶去了自編自演的節目 (泉州師院附小供圖)
家務勞動培養家庭擔當 假期閱讀營造書香氛圍
寒假有別于校園生活,在時間安排、學習任務以及生活節奏有所不同。當前疫情仍處于嚴格防控階段,但長期宅家又不利于身體健康,學生可以選擇晴朗的天氣在自家小區樓下或者公園里適當運動,鍛煉身體;或者到附近周邊游玩,到圖書館閱讀,參加一些親子活動。
鯉城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將開展公益冬令營心理拓展活動,讓孩子從校園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沉浸在愛的懷抱里。該站站長蘇月清建議,寒假期間,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手工作品等,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學會整理個人用品、根據用餐人數把碗筷擺放整齊等;小學中年級學生可以學習安全使用電飯煲、榨汁機等小電器,協助家長購買物品等等;小學高年級學生應主動擦桌子,學會養護家中盆栽,幫助家長安裝、更換家庭用品等等;中學生應獨立完成自己的日常起居,根據科學膳食,設計綠色健康食譜、關注家長身體狀況,高中生可學習基本的家庭應急救護方法,管理家里一周生活開支,并作數據分析,給出建議等等;同時,學生也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假期擁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陶冶情操。
早在放寒假前,市教育局便發布了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2022年寒假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引導學校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讓廣大中小學生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有意義的寒假。2022年泉州中小學校寒假主題教育活動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倡導學校開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倡導文明新風活動、假期閱讀、勞動教育、志愿服務、國防教育和雙擁活動等。
通知還要求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學要做好閱讀指導,注重從學生的閱讀特點和閱讀喜好入手,以圖書館借閱或自主購買圖書的方式,利用寒期組織學生參加健康有益、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營造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的良好氛圍,泉州市教育局還開展2022年泉州市中小學“寒假讀一本好書”征文評選,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選適合自己年齡段閱讀的好書,并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撰寫一篇讀后感,活動截止到2月20日。(泉州晚報記者陳森森 王金沛 黃雯靚 通訊員金劍 吳婷婷 周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