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志愿者李玉花開展志愿服務。夏海濱攝
文明風2月28日訊(通訊員 黃文水 林文足 周妙娟)上個月初,廈門市正式發文表彰“愛心廈門”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來自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的李玉花獲評“‘愛心廈門’建設工作先進個人”。
“自從穿上了紅馬甲,感覺肩上就多了一份責任?!崩钣窕ㄕf。2016年她成為一名“同安紅”志愿者,助人為樂、關注公益,傳遞銀城大愛,她將“近鄰有愛”“團結互助”等理念融入社區志愿服務,投身同安精神文明建設,參加志愿活動個人服務總時長達6639.5小時。志愿者王秀英評價李玉花:“她把公益事當成自家事,常常加班加點,以身作則,讓人敬佩。”
奔赴抗疫一線
參與搬運轉運物資超千噸
去年9月,同安突發新冠肺炎疫情。9月13日上午,作為協會秘書長的李玉花和協會的23名志愿者奔赴新民街道烏涂社區壩仔埔里,隨后轉戰新民中心小學核酸檢測點??吹浆F場有些群眾情緒緊張焦慮,她舉起小喇叭喊話:“有沒有人能幫忙一起維持秩序?”她的呼吁很快得到響應,熱心群眾和志愿者組成“人墻”,核酸檢測點現場井然有序。
作為第一批進入封控區的志愿者,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在半個多月里,從早忙到晚,李玉花嗓子都啞了。有一次一支醫療隊到達同安,進村時,志愿者們排成方陣高喊:“同安加油!”周圍群眾立即自發響應。她說,那一刻被感動了:“我們和當地群眾一起扛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志愿者的價值得到他們的認可。”
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李玉花組織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幫忙搬運、轉運物資超過1000噸。
溫情傳遞愛心
受助人先后加入協會當志愿者
去年夏天,正在同安古莊路口引導文明交通的李玉花,突然聽到馬路對面傳來急剎車聲響。原來,兩名騎電動車的學生因避讓突然橫穿馬路的行人,連人帶車摔倒在地。看到兩名學生手腳受傷破皮流血,李玉花立即帶他們到城西路志愿服務驛站,為他們處理傷口。
交談中,她得知其中一名學生家庭困難,便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讓他有需要隨時聯系。受到她的愛心影響,一個多月后這兩名學生也加入了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成為志愿者。
以愛心溫暖他人,受助人將愛心延續。李玉花說,同安五顯鎮身患疾病的蔡女士讓她印象深刻。當時,離異后獨自撫養兒子的蔡女士患了疾病,志愿者們去慰問她?!拔覀兿?,除了慰問品再買一束鮮花,讓她感受到溫情?!崩钣窕ㄕf,當蔡女士接過特地為她買的康乃馨時,感動得熱淚盈眶,說這輩子第一次收到鮮花。后來,身體狀況好轉的蔡女士也加入志愿者協會,當了兩年志愿者。
平時,李玉花心里都牽掛著需要幫助的人。有一次,她帶著志愿者,提著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大同街道城西社區孤寡老人陳女士。一進門,志愿者發現屋里很黑,原來是老人家中電路老化,電燈都不亮了。想到屋內光線昏暗,白天和夜晚沒兩樣,老人腿腳不便容易摔倒,她立即向協會志愿者們發出求助信息。很快,一位從事專業電氣行業的志愿者便帶上工具,將老人屋里的電線進行全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