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15日訊 為貫徹落實泉州市防控疫情應急指揮部部署要求,泉州市委文明辦在全市開展“匯聚文明力量、攜手防控疫情”行動。
一、開展志愿服務,助力一線防控
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要圍繞轄區疫情防控任務,緊貼群眾需求,在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科學、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一是用“實踐平臺”提高防疫效率。利用社會宣傳平臺,把政府發布的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規定宣傳好,引導群眾自覺配合、參與疫情防控;利用健康體育平臺,普及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引導群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組織心理疏導(市心理應急志愿服務隊心理援助熱線:0595—28581100),幫助群眾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利用文明鄉風建設平臺,開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活動。
二是用“為民服務”提升防疫效能。參與社區聯防聯控,協助做好人員進出登記、體溫測量、生活保障等志愿服務;參與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協助做好人員信息登記采集,維護現場秩序,及時通知居民就近參加核酸檢測;協助機場、車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點場所路口開展人員登記、防疫宣傳、秩序維護、咨詢引導等志愿服務。
三是用“優化流程”提高服務質量。要積極與轄區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對接,摸清轄區志愿服務需求,建立志愿服務項目庫;及時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并做好招募工作,在滿足活動需求的同時,儲備一定數量的應急志愿者;中心(所、站)要組織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技能培訓,做到培訓合格才能上崗。
二、深化移風易俗,落實防控舉措
各地文明辦要強化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作用,推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動履職,將移風易俗作為阻擊疫情、群防群治的重要舉措。
一是喜(婚)宴不辦或緩辦。要做好新婚夫婦及其家長工作,要求能夠不辦的喜宴盡量不辦,能夠推遲的喜宴盡量推遲,能夠不參與的喜宴盡量不參與,最大限度阻斷病毒傳播的可能路徑。
二是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治喪儀式刪繁就簡,盡量減少人員聚集、縮短出殯路線;倡導用微信、電話等通信工具進行吊唁、表達哀思。
三是神(佛)事不辦。不搞封建迷信祭拜活動,不舉辦群體性民俗活動;各類宮、廟、觀暫停一切法會等活動,最大限度減少人員集聚。
四是倡導慈善捐贈新風尚。引導鄉賢等社會各界人士近期省辦、不辦婚喪喜慶所節約的資金用于捐贈、支援當地疫情防控工作。
三、推動崗位實踐,發揮表率作用
全市各級各類文明單位要建立嚴密的疫情防控防范體系,要履行社會責任,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帶頭作用。
一是宣傳官方權威信息。引導干部職工通過權威部門、主流媒體和官方網站獲取和宣傳疫情防控信息,不輕視不恐慌、不道聽途說,不散布虛假信息,敢于糾正制止謠言。
二是踐行疫情防控要求。引導干部職工踐行移風易俗承諾,自覺落實疫情防控對移風易俗特殊要求,積極動員身邊的親朋好友參與配合,帶頭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三是參與專項志愿服務。要主動配合鄉鎮(街道)、村(居)等相關機構做好摸底排查工作,如實告知情況。各專業志愿服務團隊要響應號召,關愛需要幫助的群體,點對點提供食品、藥品代購,做好心理咨詢撫慰等緊迫、必要的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