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6日訊 又是一年清明時,慎終追遠祭先人。清明期間,華安縣引導群眾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倡導采取居家追思、網絡祭掃、書寫寄語等低碳簡約的祭掃方式緬懷先祖、祭奠故人,營造移風易俗文明祭祀新風尚。
1.深化殯葬改革,推進移風易俗。縣移風辦牽頭組織開展“文明祭祀迎清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活動,全縣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發揮帶頭表率作用,以身作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管好家人、親屬,帶動街坊鄰居自覺遵守規定。9個鄉鎮掛鉤領導、工作隊、100個“四會”組織全面開展居民群眾紅白事排查工作,引導喪事簡辦,嚴格控制喪事規模、規定治喪時限、禁止雇請鼓樂隊等,堅決杜絕紅白事大操大辦等歪風邪氣,同時實施安全管控措施,重點防范交通和火災事故,禁止聚集性祭掃活動。
2.暫停祭祀活動,開展統一祭掃。全縣暫停開展群眾集中祭掃、集體共祭、農村散葬墳墓祭掃和各類祖墳、祖廟、宗祠等聚集性祭祀活動,華安縣長寶山公益性陵園、華安縣革命烈士陵園、華安縣仙都烈士陵園等場所不組織、不接待祭掃紀念活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華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仙都鎮、縣民政局分別組織人員開展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仙都烈士陵園、長寶山陵園統一祭掃。
3.網上祭英烈,云端寄哀思。廣泛發動干部職工、學生登陸“清明祭英烈”專題網站進行網上祭奠、在線獻花、發表祭奠感言,累計參與人數達2.5萬人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華安縣長寶山公益性陵園開發云祭掃平臺1個,918名家屬參加“云祭掃”。
4.加強宣傳引導,倡導文明祭祀理念。通過電子屏、宣傳欄、“村村響”廣播、移動宣傳車、橫幅標語、編發短信等形式,宣傳“勤孝敬、厚贍養”“從簡治喪”、節地生態安葬等文明祭祀理念,引導群眾文明祭祀迎清明,推動宣傳重心向基層下沉,累計發布“文明祭祀”相關抖音作品4個,刊播新聞信息10條,編發宣傳短信16.6萬條,努力做到戶戶曉、人人知、全覆蓋。(華安縣委文明辦 林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