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代祭掃
文明風4月7日訊 清明節期間,人們或是緬懷英烈,告慰忠魂,或是云祭祀,哀思先人,又或趁著春光正好,來一場放松身心的春日旅程。
清明時節,遙寄哀思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英雄烈士,連江人民不會忘記。
清明節期間,連江縣開展形式多樣的“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連江二實小學子居家追思、書寫寄語,或通過“網上祭奠先烈”專題頁面獻花留言緬懷先人,寄托哀思。
鯉魚山小學少先隊員以“緬懷革命先烈,致敬抗疫英雄”為主題進行國旗下展演。
祠臺小學學子用紙折出一朵朵小白花,為遠去的先烈們捎上一份美好。
歲月悠長,山河無恙,硝煙散盡,盡是曙光。我們要向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先烈們致敬!
綠色祭掃,文明祭祀
清明節期間,我縣全面暫停現場祭掃,倡導“代祭掃”和“云祭掃”的方式。市民今年的祭祀方式更加文明、低碳。“一束鮮花寄哀思”成為祭祀主流文明祭祀蔚然成風。
日前,一場樸素、莊重的清明集體代祭掃活動,在連江縣殯儀館舉行
獻上一束鮮花,追憶一個名字。清明于己,是情感的寄托于家,是綠葉對根的眷戀
時代在變,祭祀的形式在變,而始終不變的是對故去親人的懷念,更是清正家風的延續,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文化根脈。
踏青賞花,文明旅游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探春尋春,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
清明假期,結伴出行、踏青游玩。戴好口罩,文明出行,已成為大多數市民游客的自覺行為文明旅游的理念,也漸漸深入人心。
放風箏、騎行,孩子們奔跑嬉戲,將最動聽的笑聲,留在溫柔的春風里。
草長鶯飛,百花爭艷,帶上“文明”的濾鏡,才能拍出最美的風景。
文明是旅途中最美的景色,只有對每一個遠方負責,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詩意。(連江縣委文明辦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