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以來,市委文明辦每天組織干部職工下沉萬達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穿梭小區各樓道間,逐戶開展信息排查,向群眾宣傳、講解防疫措施。李瑩 攝
涓滴之力匯聚磅礴力量,為進一步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寧德市切實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廣泛動員,集結起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他們不畏困難、沖鋒在前,化身“網格員”,駐扎、值守在各個小區、各條道路上,協助社區做好核酸檢測、物資配送、秩序維護、場所消殺等工作,他們用一次次行動,展現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力量。
3月以來,全市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共組建疫情防控志愿隊伍1516支。3月15日至4月9日,市直單位黨員干部下沉共建社區持續開展網格數據摸查、疫苗接種情況統計等工作共計5134人次。
文明引領充實基層力量
連日來,市區各個核酸采樣點、小區內,總能看到身穿紅色馬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他們中有退役軍人、在校大學生、社區居民、退休職工等不同群體。雖然他們的職業、年齡不同,但他們相同的“志愿紅”成為疫情防控最堅實的力量。
3月16日、17日,團市委、市委文明辦相繼發布通告,面向全市緊急招募疫情防控應急儲備志愿者;3月24日,市委文明辦、市直機關工委、教育工委、國資委黨委四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市直各單位黨員、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3月26日,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組織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正式啟動“‘疫’線志愿紅”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寧德市各地積極響應,結合自身實際,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集合了一批醫療衛生、應急救援、心理健康等專業領域的志愿者,為疫情防控應急隊伍儲備志愿力量。
4月8日、9日凌晨,在市委文明辦與市直機關工委的組織下,市直機關共400名黨員志愿者,分批趕赴霞浦,接受統一調度,深入松港、松城、松山等地協助當地完成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同時,各縣(市、區)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迅速組建了應急志愿者機動隊伍。截至7日晚12時,各地共組建了10支應急機動隊950人,準備奔赴一線。
4月9日,中心城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十分緊急,當天晚上,市委文明辦聯合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團市委緊急抽調320名黨團員志愿者分別于9日晚、10日凌晨趕赴蕉城、東僑支援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4月10日,153名市直機關志愿者支援蕉城區封控區協助開展工作。
另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市直機關疫情防控黨員志愿突擊隊27人支援寧德北、南高速互通口和動車站,開展來寧人員信息查驗和核酸檢測服務工作。
喇叭鑼鼓有聲宣傳、走街串巷流動宣傳、海報橫幅廣泛宣傳……一支支黨員干部志愿突擊小隊,挺在一線、服務群眾。他們主動進格入網、走村入戶,參與“無疫小區”創建,積極為群眾“接單”“跑腿”,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把群眾充分組織起來,落實防控措施,清除風險隱患,形成人人“自覺防疫、主動抗疫”的良好局面。
在霞浦縣海島鄉、北壁鄉,志愿者們奮戰疫情防控一線,值守碼頭、登上渡輪、深入邊島,幫助轉運疫情防控物資,對客渡碼頭返鄉人員進行測溫登記,嚴篩重點地區流入人員,加強入境入鄉管控,確保返鄉有序、安全出入。
在壽寧縣犀溪鎮,志愿者們全力摸清網格內涉疫風險人員,協助部門在犀溪高速路口和友誼橋頭疫情防控交通查控點,對來(返)犀溪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健康碼、行程卡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并登記車牌號和車輛去向,牢牢把控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近鄰有愛微光溫暖社區
近日,家住福安市陽春社區的93歲離休黨員陳韻紅,收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送上的“溫馨”防疫包,包中放有防疫手冊、口罩、酒精、免洗手液、手套、垃圾袋等物資,志愿者還與老人聊起家常,安撫她因疫情不能出門而低落的情緒。截至目前,志愿者們已為社區的老黨員、高齡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居家健康監測對象等送出“溫馨”防疫包103份。
據了解,陽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隊伍中年齡最大的73歲。志愿者通過“以老勸老、以老勸幼”的方式,勸導居民不扎堆、不聚眾、自覺佩戴口罩,并為沒戴口罩的群眾分發口罩,用“不誤家務不誤服務”的方式,扮演疫情防控“廣播員”的角色,得到居民的認同和贊揚。
陽春社區黨委書記李華杰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群眾“下單”、社區“吹哨”、志愿者“搶單”的形式,在防控工作中找到著力點。優化整合人員物資,為居家健康監測的居民群眾提供“點對點”服務保障;明確志愿者分工,精準掌握樓棟人員基本情況和需求,并將老弱孤寡等特殊群體信息登記在冊,優先保障;做好協調對接工作,推進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開展。
同樣,福鼎市桐城街道明珠小區黨支部組織了15名老同志組建“銀發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構建起鄰里守護圈。老同志們發揚“以老帶小”作風,與共建單位的青年黨員志愿者們對接,老少志愿者共同攜手打好家門口疫情防控“保衛戰”。
涓涓細流匯成志愿大河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作為城市軟實力的金色名片,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精準對接疫情防控需要,科學合理調配各類應急儲備志愿隊伍。
聚焦疫情防控應急工作,市國資委、“寧心聚力,同心同德”(政協大院)志愿服務聯盟、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寧德市藍天救援隊、福建省第四地質大隊等5支志愿服務隊伍共計100人組建了寧德市直機關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應急突擊隊。
關注廣大群眾疫情期間的心理問題。心理專家志愿團隊開通了疫情防控期心理疏導公益熱線,為被疫情困擾的群眾,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受感染人群的家屬等人群提供心理疏導服務。3月15日至4月1日,累計接聽電話300多次。
2002年出生的趙書勤,是一名在省外就學的大二學生。受疫情影響而無法正常上學的她,在看到蕉城團區委發布的志愿者招募公告后,立即報名加入志愿隊伍。趙書勤表示,雖然志愿工作繁雜,但能為家鄉出一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很榮幸。(閩東日報記者 張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