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特別是“0409”疫情發生后,福建省寧德市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密切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廣泛發動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明力量。
文明實踐聚人心吹響抗疫“集結號”
3月中旬,寧德市委文明辦及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先后發出志愿者招募令,廣泛動員和招募黨員干部、熱心群眾、民間志愿力量等,組建疫情防控應急儲備志愿者隊伍1516支96340人。
志愿者查驗群眾健康碼和行程碼。寧德市場監管局 供圖
隨后,寧德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下發《關于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的通知》,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正式啟動“‘疫’線志愿紅”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吹響集結號角。各地根據工作需要,在交通卡口、核酸檢測點等處靈活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點,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志愿紅”暖心服務就開展到哪里。
按照統一部署,寧德市委文明辦與市直機關工委、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組建市直機關志愿者專班辦,建立“532”工作機制,根據各方需求,調配全市志愿者分赴疫情一線,助力疫情防控。同時,志愿者專班辦全天候協調、調配防疫物資,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
志愿者為群眾測量體溫。寧德市婦聯 供圖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1800多支志愿者隊伍,配合做好核酸檢測、測溫驗碼、信息摸排、秩序引導、物資配送、聯防聯控、防疫宣傳等服務超42萬人次,涌現出了“病人送護”“心理援助”“流動菜吧”“公益捐餐”“愛心送藥”等多個志愿服務項目。
融入創建筑同心織密抗疫“防火墻”
疫情發生以來,寧德市委文明辦聯合市直機關工委、教育工委、國資委黨委等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市直各單位黨員、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快速響應、沖鋒在前,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核酸檢測現場。鄭霄 攝
全國文明單位國網寧德供電公司第一時間發布抗疫保電“一書一信”,組織志愿者160人,開展核酸檢測、防疫設卡等志愿服務435人次。
寧德市衛健委發揮疫情防控主力軍作用,組織衛健系統2萬多名干部職工常態化投入抗疫一線,組建6支240人市級救治醫療隊,實現整建制輪換救治。
寧德市委辦、市政府辦迅速轉換平戰機制,統籌下沉防疫和“三服務”中心工作。
市婦聯開展“愛心敲敲門·巾幗在行動”封(管)控區困難家庭關愛行動,通過志愿者把愛心包送到群眾家門口。
全市各級文明單位積極響應,共選派2650多名黨員干部進駐封(管)控區和重點企業。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高速、煙草等行業系統文明單位,積極履行責任,將自身打造成為阻擊疫情、聯防聯控的重要陣地,彰顯了“文明單位”這個金字招牌的擔當和責任。
核酸檢測現場。鄭霄 攝
此外,寧德市委文明辦聚焦常態化疫情防控,將“無疫小區”創建工作納入文明社區(小區)、文明村鎮創建的重要內容,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中心城區為重點開展“十種不文明行為——群眾隨手拍”曝光行動,倡導科學文明防疫。
關愛幫扶暖人心彰顯抗疫“人情味”
針對疫情期間容易造成市民心理困擾,寧德市委文明辦依托市、縣兩級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組建應急心理志愿服務隊,并開通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為廣大市民提供抗疫心理援助服務,累計共接聽電話400余人次。
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寧德市委文明辦 供圖
與此同時,寧德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還圍繞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心理防護知識,以“抗‘疫’當前,用‘心’守護”為主題,聯合錄制14期空中課堂微視頻。為突出服務志愿者、中小學生、學生家長、封(管)控區群眾等重點人群,通過“文明寧德”“寧德教育”等微信公眾號,開展網絡直播課程7期,線上觀看達70.2萬人次,直播間評論達4萬余條。
與此同時,寧德市委文明辦還積極響應“抗疫,我們在行動”系列活動,落實“我與封(管)控區親友連心”“志愿結對幫扶”等“八個一”行動,以樓棟、梯戶、巷道為單位,通過建立微信群、線上調查等方式,在封(管)控區內建立了志愿者與居民聯系戶機制,針對孕產婦、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實行臺賬管理。同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化農村地區移風易俗,倡導紅白喜事簡辦緩辦。
夏麗雪老師心理微課視頻。寧德市委文明辦 供圖
據不完全統計,志愿者通過困難救助、暖心服務、關懷幫扶、愛心捐贈等方式共慰問2100多戶、解決群眾關心迫切的問題1.5萬余件,累計聯系幫扶52萬人次。市民群眾紛紛通過微信、粘貼紙條、寫信等方式表示感謝,形成了黨群齊心、攜手抗疫的濃厚氛圍。
榜樣引領匯愛心傳播抗疫“正能量”
抗疫是群眾道德建設的新教材。面對疫情,寧德市各級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等身披“戰衣”化身志愿者,紛紛挺身而出,爭做疫情防控的宣傳者、踐行者和健康寧德的守護者,成為防疫線上一道“最美風景”。
年過六旬的第一屆寧德市道德模范包著瓊在擔任屏南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轉運專班組長,做好物資接收、分發工作的之余,還帶領志愿者參加核酸檢測信息登記、現場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
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張文光。古田縣委文明辦 供圖
第五屆福建省道德模范葉德奕,帶領志愿者們拿著喇叭、疫情防控宣傳單挨家挨戶開展排查工作,確保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福建“身邊好人”、第六屆寧德市道德模范陸韋,年逾花甲,得知高速公路互通口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立刻響應號召,每天早晨7點鐘出發到下午4點多回來,防護服一穿就是9個小時。
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寧德市第六屆道德模范江鵬,帶領他的志愿者團隊不顧安危、主動請戰,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哪里,始終堅守在防疫工作最前沿。
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張文光,主動聯系社區,帶領志愿者參加古田縣全民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在核酸檢測現場,奔前忙后協助維護秩序、解答現場咨詢、做好信息登記等。
寧德市道德模范江鵬。霞浦縣委文明辦 供圖
寧德“身邊好人”、寧德市最美志愿者吳樂泉,堅持在一線擔任全員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員,錄入信息超過2000人次,最長一天連續工作19小時以上,在特殊時期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在身邊榜樣的示范引領下,凡人善舉、平民義行不斷涌現,匯流成疫情防控志愿長河,凝聚起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蕉城區城南鎮蚶岐村村民林方桂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聯系一個多月每天凌晨3點起床,在完成環衛本職工作后,堅持參加核酸采樣、卡口值守等志愿服務,最終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抗疫一線。
正是許許多多始終活躍在“最后一公里”的志愿者,為疫情防控注入了溫暖的文明力量,有力詮釋了“閩東之光”,生動展現了寧德溫度,為我們在最短時間打贏疫情阻擊戰、殲滅戰凝聚了磅礴力量。(寧德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