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小區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配合測量體溫,戴好口罩。”近日,在寧德柘榮縣城郊鄉月河星城小區門口,音箱輕聲循環播放健康提醒,居民自覺佩戴口罩,外賣員和快遞員將物資放在小區門口專屬位置……人們生活秩序井然。
月河星城小區物業公司黨員在管控口值班值守。柘榮縣委文明辦 供圖
網格發力,關口前置
“您好,您家里有人在上海嗎?這個‘五一’,如果沒有非常緊急的事,就請他們暫時不要返鄉了,如果因為特殊情況確實要回來,那請您抓緊把信息告訴我們。”4月25日傍晚,縣委組織部下沉東源鄉福源社區的網格員袁斐晗剛忙完手上的工作,還沒來得及吃晚飯,就急匆匆趕到群眾家里摸排信息。
“我負責的責任區總共有25戶,白天他們都外出上班或者上山干農活,只有晚飯時間人員最齊,我得趕在他們休息前把所有的戶都走一遍。”對于工作連軸轉顧不上吃飯的情況,袁斐晗輕描淡寫。
縣委組織部下沉一線網格員在認真核對網格內人員信息。柘榮縣委文明辦 供圖
鑒于當前國內疫情形勢嚴峻復雜,為引導在滬鄉親減少流動,做好個人防護,并抓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持續鞏固本地疫情防控成果,柘榮縣緊急開展“‘滬’聯互助,守望‘柘’里”活動,網格員下沉一線入戶摸排的身影,在各個村(社區)、小區隨處可見。
疫情發生以來,網格化管理成為柘榮縣凝聚疫情防控力量的重要抓手。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思路,以自然路界、小區、樓棟為基本單元,將全縣9個鄉鎮117個村(社區)精準劃分成164個網格,每個網格按“一格四員雙網格長”配置網格力量,即由縣處級領導干部擔任網格指導員、縣紀委監委干部擔任網格監督員、公安民警擔任網格警務員、縣直機關干部、鄉村干部擔任網格員,并分別由1名縣直單位黨員科級干部、1名村(社區)黨員干部同時擔任網格長。近兩個月來,全縣1434名網格員迅速響應行動,下沉一線,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中心,按網格逐戶落實疫苗接種、核酸采樣、重點人群摸排等工作,用“小網格”拉起“無疫小區(村)”防護網。
守望互助,鄰里情深
“請您到拆封臺這邊拆快遞,包裝袋不要帶上樓。”連日來,上城社區盛豐新城小區物業公司黨員魏海強每天都會到小區門口的快遞驛站對快遞進行再次消殺,逐個提醒下樓取件的居民規范取件。
盛豐新城是2021年剛建的小區,目前常住居民1260多人,住戶多,業主間相互不熟悉。小區疫情防控做得好,主要得益于小區“紅色物業”的積極響應。
盛豐新城小區物業黨員魏海強在小區快遞驛站消殺快遞。柘榮縣委文明辦 供圖
“看好小區的門、管好小區的人、做好小區的事,就是我們創建‘無疫小區’的秘訣。”魏海強說,看好門就要落實“十要”,管好人就要做到“五不準”,辦好事就要做到“三到位”。對小區實行閉環管理,做好小區入口管控和外來人口管控,強化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消毒,規范設置生活垃圾臨時收集點和醫療廢棄物臨時收集點,聚焦群眾實際需求,建立小區內特殊群體臺賬,實現精準關愛幫扶。
除了有物業的小區,柘榮縣城區還有不少無物理管理的老舊小區,老舊小區如何創“無疫”,該縣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小伙子,你是近期剛搬進小區的吧,來登記一下信息。”早上6點30分,城南社區錦繡花園小區的婦聯志愿者袁立新準時上崗,攔下了早出晚歸的“打工人”游某。近日,創建“無疫小區”的倡議一發出,小區42名黨員、20余名普通居民主動找小區黨支部報到,要求加入疫情防控的志愿隊伍中來,他們有的是退休干部、有的是全職媽媽、有的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類似袁立新這樣幫忙登記信息、宣傳政策、入戶動員的場景,在這個無物業小區隨處可見。
小區志愿者在小區門口給群眾測量體溫。柘榮縣委文明辦 供圖
“網格員入戶不能24小時都在,社區干部要管那么多小區,總有人沒聽到喇叭、沒看到通知,疫情防控不能留死角。”城北退休干部職工活動站站長袁珠菊第一時間站出來發揮余熱,僅一個月里就參加了13次志愿服務。寧德市啟動“寧德幸福通”平臺市民直報工作以來,她主動宣傳并幫助鄰里在平臺登記相關信息,“這些操作我還是會,幫助老鄰居們登記也花不了多長時間。”她說,小區是居民共同的家,“無疫小區”就要大家一起創建。當社區干部工作繁多分身乏術時,柘榮縣積極動員廣大群眾,小區居民主動報名成為志愿者,承擔起人員摸排、核酸檢測、清潔消毒等工作,居民攜手共建“無疫小區”,群防群治守護健康家園。
黨員先行,凝聚力量
4月22日上午,天氣晴好,乍洋鄉寶鑒宅村的黨員志愿服務隊揮起鋤頭在耕地上松土,為接下來的玉米種植做準備。據悉,當前正值春耕時節,農事緊迫。為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結合推進撂荒地復耕復墾工作,寶鑒宅村正積極組織黨員群眾加入備耕種糧的隊伍。
黨員志愿者下沉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春耕生產。柘榮縣委文明辦 供圖
村黨支部一聲號召,全村20名黨員主動亮身份、擔職責,爭當“無疫村”創建的組織者、參與者、宣傳者。他們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帶頭認領黨員先鋒崗,主動劃分黨員責任區,結合“敲門行動”,配合鄉村干部下沉一線開展防控工作,營造“人人爭當抗疫衛士”的濃厚氛圍。在黨員的引領下,村內13名畬族青年自發組建“山哈青年志愿服務隊”,主動參加防疫消殺、核酸檢測、交通疏導、檢查登記、體溫測量、送醫送藥、物資分發等各類疫情防控環節。橫亭自然村的孤寡老人老魏腿腳不方便,四輪核酸檢測,都是志愿隊員開車接送;明山寺的4名居士從防范區返鄉,要建立“一人一檔”,實行“三天兩檢”,3天居家醫學觀察+11天自我健康檢測,老住持下山不便,志愿隊員變身“紅色代辦員”,幫助購買生活物資;實行線下教學期間,村民劉阿姨在柘榮三中讀初二的女兒要返鄉,也是志愿隊員開車去接的。
在爭創“無疫村”活動中,除了寶鑒宅村,柘榮縣還有很多村也通過黨員示范帶動,形成黨員帶頭、群眾自發、志愿助力的良好局面。據悉,該縣目前共成立黨員先鋒隊、黨員志愿服務隊136支,設立核酸檢測、卡口管理、人員摸排、清潔消毒、垃圾分類等黨員先鋒崗510個,他們人人“戴黨徽、亮身份、當先鋒”,個個“眼里有活、心里有責”,帶頭認領疫情防控工作,引導群眾凝聚力量,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線。(人民網福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