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等10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對各地和有關部門圍繞“少年兒童心向黨”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作出部署,讓廣大少年兒童度過一個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節日。通知指出,要發揮各地志愿宣講團、巾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作用,通過尋訪紅色足跡、主題征文演講、紅色電影展播、繪畫歌唱展示等活動,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讓少年兒童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中堅定理想信念。 (5月26日新華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從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老師就會語重心長地告訴剛入隊的少先隊員們:“紅領巾是用烈士鮮血染紅的!”在祖國廣袤大地上,每一寸鮮血浸染的紅色熱土上,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紅色往事,無數共產黨人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乏 “把敵人引進埋伏圈里”而壯烈犧牲的王二小、“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等“青少年英烈”,以及為保護集體財物而受傷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挖掘用好紅色資源,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用紅色事跡幫助廣大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讓紅色基因滲進少年兒童的血液、融入血脈。
紅色基因是最好的營養劑。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在上面畫最好最美的圖畫。少年兒童的身心正處于發育成長期,他們接受新鮮事物快,但心智尚不成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也有限。如果不對他們加以正確引導,就極容易受到錯誤的思想干擾和誤導,導致價值觀發生偏離。利用“六一”兒童節的契機,為少年兒童講好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奮斗的故事,在潤物無聲中自覺堅定理想信念、校正價值追求,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愛黨愛國熱情,激勵他們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立志接過前輩的“接力棒”,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育苗先育根,育人先育心。少年兒童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親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傳承紅色基因,廣撒深播“紅色種子”,大力營造沉浸式學習教育氛圍,通過觸摸歷史、走近英雄,讓少年兒童從傾聽者變為講述者,從參與者成為傳播者,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在深學細悟中賡續精神血脈,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力量,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傳承紅色基因,永續紅色血脈。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進行紅色教育,不能是“六一”前后這一段時間,需要細水長流的熏陶、耳濡目染的引導。尊重少年兒童成長規律,將紅色教育貫穿于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融入少年兒童成長的每一步、每一個環節,用聽得懂、記得住、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循循善誘、春風化雨上下功夫,引導他們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弘揚者,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安溪文明網 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