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13日訊 抗擊疫情號角再次吹響,霞浦縣進一步延伸文明實踐“觸角”,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匯聚志愿力量、營造宣傳氛圍,以文明之光點亮抗“疫”之路,以強大的凝聚合力,織密群眾身邊的防疫“安全網”。
文明實踐,助力“疫”線——海島鄉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
轉換促高效,實踐陣地“賦新能”
“采樣點就設在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議事亭,從家里過來不到3分鐘步行時間,太方便了。”水門畬族鄉茶崗村居民蘭先生的心聲,正是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發揮的具體體現。
為應對本輪疫情,全縣33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作為,經過合理布置迅速從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和文化樂園轉換為核酸檢測大廣場、疫苗接種大本營、物資儲備大倉庫等。
近年來,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強化頂層設計,整合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服務資源,搭建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鄉風文明建設等七大服務平臺,精心提供精品服務。2021年底,實現全縣鄉鎮(街道)和建制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掛牌全覆蓋,并完成70個實踐站的規范化建設,文明實踐遍地開花,迸發出強大生命力。
水門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助力核酸檢測。梁菁攝
志愿服務顯擔當,爭當福寧“守護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紅”閃耀。疫情防控期間,人們的生活物資保障普遍成了難題。哪里買?誰來買?怎么送?正當村民們為此犯難的時候,沙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迅速組織漁耕志愿服務隊、小貝丘志愿服務隊以及福柚紅色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一百多人,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收集、登記、匯總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需求,奔走在鄉村小道,幫村民一一代購代辦。
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霞浦縣中心及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所屬志愿服務隊主動請戰,為守福寧安康挺身而出、向“疫”逆行。截至目前,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累計招募1200余名志愿者,他們中有腿傷未愈的退伍軍人,有尚在哺乳期的年輕母親,有放假在家的學校師生,也有離退休的黨員干部……
志愿者們不僅活躍在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采樣、重點場所防疫巡查指導、中高風險地區物資轉運、外地貨車及司乘人員管控服務等疫情防控的各領域、各條線,也忙碌在“大后方”。自霞浦縣本次新冠病毒首例陽性病例確診以來,縣紅十字會心理咨詢志愿師資團隊迅速啟動,幫助廣大市民朋友排解緊張,焦慮、恐慌的情緒,24小時不間斷服務,截至7月12日,共接待咨詢230余人次,為疫情防控殲滅戰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援。
北壁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助力核酸檢測行動中。張麗玲攝
流動宣傳入人心,播出防疫“好聲音”
“小區樓下的大喇叭每天都在廣播防疫知識和注意事項,我們在家里跟著做就對了?!遍L溪豪庭小區的居民張女士表示,“現在是關鍵時刻,大家一定要遵照安排,積極配合?!睘槿ψ龊谩皺M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全縣各村(社區)的33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啟“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模式,充分利用村村響廣播、微信通知、短信推送等“線上”宣傳,結合入戶宣傳、粘貼標語、懸掛橫幅等“線下”動員,進一步引導群眾樹立信心,提高防疫意識,將疫情防控從“村村防”變為“格格防”。截至目前,全縣336個文明實踐(站)共組織志愿者330余名入戶開展防疫宣傳達8600余人次。
(霞浦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王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