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5日訊 漳州市龍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漳州市首個市級試點單位,秉承為人民服務宗旨,強化紅色陣地屬地,立足“小舞臺”也有大作為的定位,全面打通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夯實“陣地網”,構建文明實踐全覆蓋
為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構建文明實踐全覆蓋網絡,龍文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集中打造“1+6+80”陣地,即1個文明實踐中心、6個鎮(街道)文明實踐所、80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并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納入文明創建考核、意識形態責任制考核,全面深化拓展,不斷提質升級,堅持走進群眾、貼近群眾,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通過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豐富群眾生活,提升群眾幸福感。2022年以來,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共開展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防疫宣傳、“福”文化、垃圾分類等主題的文明實踐6096次,累計受眾人次約15.1萬人次。
織牢“宣傳網”,推進宣講活動進基層
黨的二十大高舉旗幟、振奮人心、凝聚力量,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今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龍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利用陣地優勢,多舉措舉辦宣傳宣講活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播黨的“好聲音”,推出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等系列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同時,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展文化進社區、進鄉村等文化惠民活動,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將“文化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其中碧湖街道文明實踐所通過在融信社區設立垃圾分類科普驛站,定時播放垃圾分類科普視頻,全方面展示垃圾分類知識,讓群眾在游戲互動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步文街道龍江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兒童安全教育、視力健康課、垃圾分類分享會、科普手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受到群眾點贊。
做大“志愿網”,實現志愿服務常態化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黨員干部為核心、以基層群體為主體,圍繞理論政策宣傳、教育服務、科技服務、文化服務等文明實踐內容,打造“七大服務平臺”,構建“1+8+6+N”志愿服務隊伍格局,即1支志愿服務總隊,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伍,6支鎮(街道)志愿服務支隊,由各(部門)單位、村、社區組建N支志愿服務分隊。截至目前,在“志愿云”系統注冊的城鄉社區(村)志愿服務隊伍約416個,注冊志愿者人數達3.7萬人。
堅持把志愿服務工作與現有工作載體相結合,聯動推進、互相促進,實現志愿為民服務常態化。2022年疫情防控期間,9萬人次志愿者日夜參與到體溫檢測、物資配送、心理疏導等服務中,讓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線更加牢固。在助力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從“雙報到”黨員、離退休老干部、居民代表等群體中發動 1000 余名志愿服務者參與“美麗庭院”活動,及時解決群眾房前屋后雜物堆積、圍擋種菜等清理訴求500處,通過微服務傳遞大能量。
(龍文區委宣傳部 陳燕婷 高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