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8日訊 辭舊迎新,瑞兔送福。元宵佳節期間,舞龍、舞獅、肩膀戲等一系列民俗非遺表演在三明各地舉辦,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共慶佳節!
沙縣區
2月3日,沙縣區舉辦了2023年首屆東門古街元宵廟會,廟會開展糖畫、創意湯圓、糖葫蘆、漢服體驗、花燈手作、全家福拍照、財神賀禮、猜燈謎、民俗表演等活動。
鼓樂喧天鬧元宵,萬眾歡騰慶佳節。2月3日晚,沙縣區人民體育公園亮如白晝、一片歡騰,到處都是人人人。來自沙縣區各鄉(鎮、街道)及周邊的7支展演隊伍為廣大市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展演,讓大家在連臺好戲中體驗最地道的沙縣傳統文化特色,紅紅火火迎接元宵節。
高橋、鄭湖舞龍
高橋、鄭湖舞龍
社火與肩膀戲表演
社火與肩膀戲表演
社火表演充分展示了沙縣最傳統的民間婚嫁習俗。沙縣肩膀戲別具一格、唱腔獨特、童趣盎然,讓現場觀眾大飽了眼福。
舞獅表演
高橋迎香龍
迎香龍也叫游香龍、香火龍、線香龍、稻草龍燈,是沙縣傳統民俗之一,此風俗以高橋鎮和夏茂鎮最盛,迎龍時在龍身插滿點燃的線香,巡游大街小巷,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平時難得一見。
夏茂游魚
游魚是沙縣區夏茂鎮節俗伴生的民間舞蹈,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夏茂人或以自然村為單位,或以姓氏宗親為單位,組隊開展游魚競技活動。2018年7月,夏茂游魚還入選三明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富口迎燭橋
迎燭橋,是流傳在沙縣富口蓋竹村、山氽村、大洛前村等地的一個古老風俗,起源于明朝年間。每年元宵來臨,村民們就會把“燭橋”扛到村頭,串聯起來,長達數百節,場面煞是壯觀。他們以獨特的方式,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
民間踩街活動
民間踩街活動
民間踩街活動
展演結束后,演出隊伍又走上街頭,拉開踩街活動的序幕,所到之處,人頭攢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永安市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2月3日,農歷正月十三,永安市2023年元宵踩街活動在南山公園拉開序幕,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共慶佳節,將新春佳節系列文化活動推向高潮。
元宵踩街活動
槐南安貞旌鼓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永安街頭,萬人空巷。放眼望去,非物質文化遺產槐南安貞旌鼓迎面而來,內和外順,在紅與黑的厚重中透露出和諧之美,鼓聲陣陣,氣勢恢宏。
“春燈影里動金蛇,燭龍神物傳山海,浪說紅云露爪牙。”曹遠鎮的舞龍燈,穿梭在人潮涌動的街頭,時而翻騰飛躍,時而圍繞成圓,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祈求平安和豐收,氣勢如虹,熱鬧非凡。
貢川“抬戲”
貢川“抬戲”也稱迎鐵枝,“鐵枝”由轎腳、鐵枝、轎椅組成,轎椅周圍鑲有各種裝飾,每個鐵枝代表一個傳說故事,貢川人以鮮花珠玉裝點抬戲巡游,祈愿豐衣足食,伴著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得勝回朝鼓,極具歷史傳統特色的表演將踩街活動再次推向高潮。
安砂鎮迎燭橋
安砂鎮迎燭橋
延續近600年的安砂鎮迎燭橋,麒麟背負“天書”帶隊,獅子在后壓陣,走街串巷驅趕邪煞,達到高潮時,“扯燭橋”開始,隊伍集中,按照古代太極圖的線路奔跑,隨后向外沖刺,來回進行三遍,表示將大街小巷的邪氣趕進太極圖中進行化解,再趕出,精彩的表演引得掌聲如雷。
洪田鎮竹馬燈
洪田鎮竹馬燈
洪田鎮竹馬燈,用竹篾編扎成馬的形象,舞蹈者模仿馬行走的姿勢,或揚鞭疾行,或執轡徐行,通過表演馬兒慢行、上坡、下坡、過橋、跳躍等動作,表現馬的各種姿態,形式活潑,熱烈奔放,古樸清新。
青水畬族鄉魚燈和板凳龍表演
青水畬族鄉魚燈和板凳龍表演
青水畬族鄉呈現最具特色的傳統民間工藝——魚燈和板凳龍表演,求新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繁榮昌盛。
小陶鎮二十八星宿花燈
小陶鎮的二十八星宿花燈是小陶鎮團結村劉氏后裔祭祀先祖的民間游燈習俗,有“送神歸天”、從此安順消災的寓意。
羅坊夢江龍
羅坊夢江龍
羅坊夢江龍以龍身長、體積大、聲勢浩大為主要特點,龍身用竹篾編制連接而成,每節長約1.8米,每節間距為1米,套上龍鱗圖案的布匹,整體長110米,氣勢磅礴。
花車展
花車展
精彩演出
還有花車展、腰鼓隊等精彩演出,盡顯永安福氣滿滿的年味!
清流縣
2月3日農歷正月十三晚,清流縣舉辦民俗“踩街“活動歡慶元宵,舞龍、舞獅、滾燈、走古事、板凳龍燈等民俗非遺表演激活了清流的夜晚,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活動現場,各式各樣的民俗非遺表演讓人目不暇接,表演者們各顯神通,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制作精巧、造型美觀的龍燈或飛騰、或跳躍,舞龍燈的人緊隨著龍頭的動作扭、揮、仰、俯、跑,團結協作把一條長龍舞得神采飛揚。滾燈外形酷似車輪,平均直徑有3米多高,多人合力才能使其平穩滾動,集觀賞性和娛樂性為一體。一棚棚裝飾精美的“古事”上,都有由童男童女穿著古裝戲服扮演的“花神”,緊跟其后的還有舞獅隊、鑼鼓隊等組成的一支龐大隊伍,場面壯觀,熱鬧非凡。
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及游客,不少人早早趕往巡游表演街道搶占有利位置駐足觀賞,熱烈的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大家還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視頻記錄這精彩美好的瞬間。“這些表演是我童年的回憶,只有小時候在鄉里看過,此后好多年都沒有看到,這次的活動辦得非常成功,讓我很激動,感覺很有年味。”市民伍女士說。
此次民俗踩街活動分為兩個方陣,表演行經城區大部分主要街道,讓清流縣廣大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感受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迎接元宵節的到來,也為優秀傳統文化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臺。
尤溪縣
為迎接元宵的到來,2月1日晚尤溪縣梅仙鎮梅營村舉辦了舞龍游燈活動。街頭巷尾人潮涌動,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村民們舞動著長達100多米的板凳龍,時而穿梭前行,蜿蜒擺尾。長龍在空中上下“飛”舞,向人們拜年送福,現場十分熱鬧。
舞龍燈一直是村里的春節傳統民俗活動,自2020年起因疫情中斷了3年,如今重迎龍燈,每家每戶都很激動,呼朋喚友前來參與舞龍游燈活動。龍燈所到之處,煙花爆竹響成一片。
除了舞龍活動外,今年村里還有舞獅、游花燈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沙縣區融媒體中心、永安市融媒體中心、清流縣融媒體中心、尤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