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盲盒、玩轉盤、送祝福、鬧元宵、齊跳舞、舉辦成長禮……開學第一天,各校“儀式感”拉滿!2月7日,廈門全市80萬余名中小學和幼兒園學生正式開啟新學期。當天一早起了薄霧,不過絲毫不影響孩子們開學第一天的好心情。不少學校結合元宵節慶祝活動營造開學氛圍,孩子們提著心愛的小花燈,撥開云霧,閃亮“燈”場,新學期步步“燈”高。(2月8日《海峽導報》)
經歷了超長寒假,學生們都盼望早日回到學校、重啟校園生活。今年春季學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的首個學期。各學校除了根據校園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積極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師生身體健康之外,還用別樣“開學禮”、滿滿“儀式感”開啟朝氣蓬勃的新學期。梳理媒體報道,豐富多彩的“開學禮”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大類。
身心健康類。不少中小學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第一件事”,開展“團體沙盤”“球行萬里”“毛毛蟲尋寶”“多人多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氛圍中體驗團隊力量、舒緩情緒,更快更好適應校園生活。廈門英才學校、十一中的大課間,學生們在教室里做陽康課間操,讓孩子長時間坐姿學習狀態后,身體各部分得到舒展和活動。
思政教育類。上好第一堂思政課是各地中小學開學的重要內容。比如,請來英雄代表、抗疫醫護、科普專家、體育冠軍等做校外輔導員或客座教授,給孩子們講先進事跡;觀摩官兵升旗、訓練軍容軍姿等活動,增強孩子們的國防觀念、集體觀念;師生齊聲朗誦《滿江紅》……這些別具特色的開學第一課,激勵學生胸懷報國志,鉚足勁再出發。
勞動實踐類。比如,廈門市梧村小學的孩子們都在開學第一天領到了一個勞動實踐任務——喚醒種子。學校發給每個孩子一張嵌有植物種子的卡片,將卡片在水中浸泡后放入土壤,若干天后種子就會發芽。據悉,梧村小學將正式啟動“梧園”勞動實踐基地,引導同學們通過種植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力量,喚醒種子的任務正是這項勞動實踐的第一課。
安全教育類。不少中小學把安全教育融入“開學第一課”。比如,邀請交警、消防員、法律工作者等走進校園,給孩子們現場講授與演示交通文明、消防安全、預防詐騙等知識,增強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識。一些幼兒園老師通過講述《被電傷的小老鼠》等繪本故事,表演“熊熊樂園的陌生人”等節目,以多樣化形式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寓教于樂。
傳統文化類。今年是兔年,是孩子們的最愛。各校各出奇招迎接孩子們返校,舉辦“萌兔迎新”開學典禮系列活動;不少學校組織舞獅表演、穿漢服、頌詩詞、編排傳統情景劇等,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邀請民俗專家、非遺傳承人,給孩子們講述地方文化歷史、傳授非遺技能等,讓孩子們在娛樂之中盡享傳統文化精髓,并愛上傳統文化。
生活需要儀式感,教育也需要儀式感。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歷來重視以“禮”育人。別樣“開學禮”有新意更有心意,將開學第一天的儀式感“拉感”,不僅飽含著學校對孩子們滿滿的愛意,也彰顯了新時代教育的溫度。新學期已經到來,新成長也正式開啟,別樣“開學禮”定能讓孩子們“回味無窮”,助力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