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1日給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垃圾分類志愿者回信,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殷切期望。(新華社5月22日)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活垃圾變得越來越多,暴露的垃圾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垃圾沒能及時合理地處理好,將嚴重影響土壤、水體、空氣等環境污染,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而如何能夠資源化處理垃圾,也變得格外重要。垃圾分類則成為垃圾資源化利用最基礎的環節,所處位置也是舉足輕重。近些年,各地政府紛紛開始全面實施垃圾分類,這項措施也成為我們解決環境危機、處理環境問題最基本有效的手段之一,但這項措施的落實源頭是全社會共同的參與,全民自覺踐行,從日常的生活做起,只有形成強大的合力,才能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到實處,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低碳生活的新時尚。
垃圾分類需要久久為功,全社會更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垃圾分類需要各方協力下足繡花功夫,讓全社會從“被動”變成“主動”。那么,筆者認為可以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活動,設計相關垃圾分類的小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中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讓市民主動參與其中;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法治措施,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完善相關地方立法,推動城市創建與城市治理體系的建設;學校是垃圾分類普及的重要陣地之一,應該成為學校的“必修課”,融入課堂教學,并設置不同年齡段認識水平的垃圾分類教程,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意識,并倒逼孩子們回家督促家長踐行垃圾分類,落實垃圾分類的情況,確保垃圾分類的常態化。只有你我共同參與,才能提高垃圾分類自主分類和準確投放率。
每個人都是垃圾分類的踐行者,也是垃圾分類的受益者。垃圾分類無小事,它關系著全社會廣大市民的生活環境,也是推動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垃圾分類成效更加體現出基層治理的能力,結合主題教育,全社會更應該將垃圾分類落細落實,增強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龍巖文明網 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