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廈門市委文明辦、市志愿者聯合會舉辦的2023廈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專題培訓舉行。活動吸引了參賽項目代表及各區代表等160余人參與。
此次培訓旨在提升廈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水平,進一步培育廈門市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推動志愿服務常態長效開展。市委文明辦副主任梁玉珍出席開班式并作了開班動員。
參賽項目代表及各區代表等160余人參與培訓。記者 唐光峰 攝
此次專題培訓邀請了福建省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評委游立華,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全國監督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專家人才庫成員劉青為學員進行專題授課。
“志愿服務項目具有文化文明性這一特征,因為志愿項目需要把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作為工作目標……”活動現場,游立華介紹了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的特征,帶領學員深入學習福建志愿服務“三全三化”發展要求,并對《廈門經濟特區志愿服務條例》進行了解讀。
劉青則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提升,將理論與案例相結合,進行了精彩分享;同時,與學員進行深入交流,耐心地答疑解惑。
此次培訓得到了學員們的一致認可,學員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他們將進一步提升志愿服務項目,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為廈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項目大賽將組織專家評委進行初審,確定最終入圍決賽的項目名單。
聲音
“翔來講”思政教師宣講團副團長郭水來:
更加堅定當志愿者的決心
培訓過程中,老師專門解讀了志愿服務相關政策,針對志愿服務項目的策劃、宣傳等做了詳細介紹,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了解到社會各界對志愿服務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我非常開心,也更加堅定了當好志愿者的決心。
廈門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志愿服務項目代表鄒元:
互相交流學習促能力提升
我們的隊伍是由體育指導員組成的,主要任務是面對市民開展公益體育課程。這次培訓讓我更好地掌握了理論知識,也結識了很多不同組織的志愿者。在跟其他志愿者的交流中,我收獲了很多經驗,很有意義。
廈門醫學院遺體和器官(組織)捐獻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賀福燦:
未來志愿服務方向更清晰
我們的志愿服務項目活動豐富,服務對象也比較多元。通過此次培訓,我們對志愿服務的目標和對象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也對接下來的志愿服務計劃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用國際化視野服務居民——“洋媽媽”巾幗志愿服務項目成員柳玉香:
團結的志愿隊伍更有力量
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獲頗豐。想要讓志愿服務作為一項持續性、常態化的工作開展下去,就一定要做好志愿服務項目的運營管理和志愿者的激勵機制,讓志愿隊伍更加團結。
此外,對于志愿服務項目的拓展,此次培訓對我也有新的啟發。今年暑期我們計劃前往莆田農村小學開展志愿服務,發揮志愿力量,擴大服務范圍。
愛的連接——身心障礙者家庭喘息志愿服務項目理事長喬紅軍:
將培訓所得融入今后服務
此次培訓中,老師們分享了眾多志愿服務隊伍的故事,介紹了不少志愿服務組織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志愿服務很難,但我有信心堅持下去。我也會將本次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今后的志愿服務中。(廈門文明網 海西晨報記者 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