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6日訊 仲夏端午日,佳節安康時。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是一年粽飄香。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樹立文明新風。近日,南平市建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建陽區靜園、七賢、景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端午”系列主題活動。
活動伊始,志愿者向社區居民們分享了端午節的起源和傳統習俗,比如吃粽子、扎艾草,但卻很少有人知曉從唐代起還有端午贈扇的風俗,團扇是中國漢族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素有團圓、美好之意,寄托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濃重的歷史文化,還有根植于精神基因當中的家國情懷。
扎艾草花束。王沛夫 攝
志愿者們從手工團扇如何制作、團扇扇面上各類花的名稱及含義等方面為大家一一介紹。向日葵象征著信仰、玫瑰象征著熱情、小雛菊象征著期待……大家邊聽邊記,紛紛動手制作起來,時不時互相交流探討,不一會的時間,一朵朵干花、一片片綠葉在小小的團扇上展現出它們獨特的風采,原本素白的扇面漸漸被點綴成一幅幅或淡雅,或艷麗的精美工藝品,大家心中涌出了滿滿的成就感,紛紛執扇合影留念,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謂“團扇搖搖,美人裊裊”。
居民們一起包粽子。王沛夫 攝
而后志愿者們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新鮮食材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大家圍在一起開始包粽子,折粽葉、填糯米、加紅豆,壓實、裹葉、扎繩,現場歡聲笑語不斷,氣氛其樂融融。一會兒工夫,幾大盤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完了。另一邊,映入眼簾的就是艾草、菖蒲、桃枝等花束材料,淡淡清香飄來,沁人心脾。居民們相互交流著自己的扎花心得,得意地展示著自己的扎花作品,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除了居民們現場包的粽子外,志愿者們還利用剩余的材料包了一部分粽子和艾草花束。連同米面糧油送到社區的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中去,增進了鄰里感情,傳遞了溫暖,讓他們也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豐富了居民的節日文化生活,濃濃的節日氛圍也拉近了居民的心。
合影。王沛夫 攝
此次端午活動,建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包粽子、扎艾草、粘團扇等民俗活動,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中華傳統佳節的文化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將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散在每一個人心中,促其生根發芽,悠久傳承。(建陽區委文明辦 林思敏 馮悅 鄭惠卿 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