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出行點餐,大到看病就醫,數字時代下,快節奏的生活中,老年群體生活的痛難點便是“15分鐘關愛圈”努力解決的問題。為推動福州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助力福州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在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交通運輸局指導下,福州日報社和福建海峽銀行聯合發起“15分鐘關愛圈”共建行動,將以社區為“圓心”,打造15分鐘步行半徑的助老養老“生態圈”。
據悉,為了建好“15分鐘關愛圈”,福州的一批愛心單位及企業以及開始行動,通過常態化助老服務進社區、每周送課進社區、主題活動進社區等方式,就近為老年群體提供關愛服務,從生活服務和精神娛樂等方面關愛老人。這些愛心單位,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愛心人士在內的榕城各界,大家根據自己的能力發揮所長,無論是為老年群體提供服務與便利,還是開放經營場所,與老年群體共享發展成果,共創社區周圍的“15分鐘關愛圈”。
“15分鐘關愛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新時代助老人更有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舉措。老人年紀大了,尤其是一些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需要正常進行,在他們的身邊為他們搭建15分鐘就能抵達的關愛圈,而且這個“圈”以老人所在的小區、村組為單位,對于廣大老人來說,真正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送到了他們家門口。在家門口有醫療照顧,有喜歡的文化生活,有便捷的生活設施,更有常態化上門服務的人員,這樣的“15分鐘關愛圈”多建立幾個,能讓夕陽更有“福”。
建好“15分鐘關愛圈”讓老人更有“福”,需要全社會積極行動。在適老化服務中,多一些具有擔當的助老單位,多一些關愛老人的無私奉獻志愿者,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帶動更多企業和個人,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不斷深化為老服務,以有溫度的服務,讓老年群體在我們的身邊安享幸福晚年。日前,在福州此次“15分鐘關愛圈”共建行動中,無論是發起單位,還是其他愛心企業,正積極整合資源,除開放網點供老年人歇腳休憩,還將在社區周圍網點布設血氧儀、血壓儀等助老設備,為福州的老人做實事。這樣的實事越多,老人才更加有福,福文化、福力量將更加豐沛。
買菜、坐車、吃飯、美發、洗浴、觀影、求醫問藥……有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的努力,在15分鐘的時間里,老人的基本生活到更高層面的精神需求都能得到滿足。“15分鐘關愛圈”免費為轄區的老年人開展服務,滿足助老個性化、多樣化、特色化需求,如此提升老人生活品質的幸福工程,不妨多多益善,星火燎原!(福州文明網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