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鳳崗社區環境越來越好。(供圖/鳳崗社區 )
鏡頭3 祥平街道鳳崗社區
社區改造提升 居民是參與者更是建設者
“雞鴨成群滿地跑”的歷史,在祥平街道鳳崗社區已不復存在。
在過去,家家戶戶的散養家禽是環境整治痛點,不但帶來一地動物糞便,還成為移動的交通安全隱患。日前,鳳崗社區居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了一份包含13條細則的居民公約,其中就包括“禁止放養家禽”的相關條例。
“誰在路上抓到放養雞鴨,就是誰的。”鳳崗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一做法得到了居民的一致支持,“大家都不想生活在糟糕的環境里,關鍵是怎么調動大家的主動性。”同時,該社區研究制定家禽生態養殖導則,從規模控制、場地選擇、棚舍管理等方面指導居民規范養殖,化解農戶需求與環境整治間的矛盾。
這種“靠民”思維體現在鳳崗社區的方方面面。今年來,該社區統籌推進改造提升,深入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長效化,以自然村為單位多次召開戶主大會,利用老人協會、房東協會等組織的號召力,聚民心、聽民意,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效果共評、成效共享。
“改造提升是大好事,在關鍵時刻不能給社區掉鏈子。”在戶主大會召開后,中山里村民代表洪求松主動拆除自家違章建筑60平方米,打響中山里整治第一炮。與此同時,崗頭里村民主動拆除兩套老房子,用于建設口袋公園;古山里居民自行拆除違章搭蓋的車棚,騰出公共空間;下柑嶺里居民主動搬走占道障礙物,拓寬交通要道……
如今,在鳳崗社區,全民、全齡、全天候參與的文明創建氛圍悄然形成,村民從改造提升的旁觀者,轉變為現在的參與者、建設者,大大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廈門日報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