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是全國各地學校陸續開學的日子。開學,意味著新起點,寄托著新希望?!伴_學第一課”不再是傳統概念的一堂課,而是打破了時間、地點、形式等方面的限制,是有著豐富載體的“啟智課”“思政課”……這一課,將伴隨孩子們開啟人生新的航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
讀懂“開學第一課”背后的意義。開學第一天,是新學期的新開端,學生對新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新期待、新目標。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可以在青少年內心深處播撒種子,在未來生根、發芽,成長為參天大樹。各地“開學第一課”主題、風格、形式有差別,但內涵基本一致,都是為了幫助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學的第一課可以迅速凝聚人心,啟迪學生思想,為此過好“開學第一天”慢慢轉變成了如今的上好“開學第一課”,教育由“育才”到先“育人”,“育人”變為先“育心”。為青少年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浸潤心靈、涵養美德,當從第一課開始。
“開學第一課”要唱響“紅色主旋律”。黨的百年奮斗史是“開學第一課”最生動、最有影響力和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系好青少年“人生第一??圩印?,讓學生深刻理解百年征程歷經的苦難中汲取意志,從革命先輩的事跡精神意志與思想追求中汲取力量,讓聽黨話、跟黨走成為青年學生的自覺追求。
講好 “愛國主義”必修課。愛國,是個永恒的話題,不論是革命年代,還是現在昂首奮進新征程的新時代,愛國主義都是“開學第一課”最重要的主題,是開學第一課的必修課?!伴_學第一課”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平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國家未來的希望始終落在青年一代肩上。今天,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緊密結合時代特征,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上好“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要與時俱進。對于孩子們來說,每一次開學,就是一次新的征程?!暗谝徽n”不僅要有豐富的內涵,更需要與時俱進的表達方式和話題,善用新時代的“青年話”和“少年語”,避免“千篇一律”,尤其注重結合地方特色、地方歷史和文化等,書寫自身特色,讓課堂走出校園,變成“行走的課堂”。通過這樣的“開學第一課”,把“開學第一課”融入到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融入到學生身邊能看到、能感受到的小事上,這樣的第一課,才能在學生的思想上打下深刻的烙印。
教育的本質意義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面對新學年、新希望、新起點,學校要起好“第一筆”,為學生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從中汲取精神養分,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姿態迎接美好的明天,與新時代同向而行。(寧化縣委文明辦 張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