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記者走進寧德市東僑開發區盈豐佳園小區,只見瀝青路面整潔平坦,車輛停放有序,空地上健身器材種類多樣……老舊小區改造,讓盈豐佳園舊貌換新顏。
“近20年的老小區,現在住著越來越舒心。”盈豐佳園住戶黃欣介紹,改造前該小區不僅存在路面坑洼積水、圍欄圍桿破損生銹、各類管線雜亂無章等“面子”問題,還有污水雨水混流、消防安全隱患等“里子”問題,老舊小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這里都能找得到。
群眾利益無小事,結合寧德市城建計劃,盈豐佳園改造項目被列為2023年度“十個十”民生工程子項目之一。該項目今年2月動工,歷時3個月完成,改造樓宇6棟,建筑面積40370平方米,涉及路面白改黑、雨污分流和強弱電改造、消防設施完善、安防系統提升及公共部分設施修繕等,小區“顏值、內涵”雙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以來,寧德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建設理念,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進“十個十”民生工程建設。今年,在總結過去兩年“十個十”民生工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調研、課題研究、會議討論、專家論證等方式,結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的意見建議,初步形成2023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十個十”民生工程子項目清單,包括路段花化彩化、澇點整治、公廁、遮陽避雨設施、口袋公園、停車場、道路白改黑、老舊小區改造、夜景點提升等,內容進一步豐富、覆蓋面更廣。
立足小細節,彰顯大民生。最近,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在寧德市區玉塘路、仙蒲路、石湖路、新華路、曲尺塘路、金溪路、富春西路、福寧南路等路段,道路綠化帶樹木花草變得更加錯落有致,整體色彩和諧悅目;在北部新城工業路與奉御塘路交叉口、城南鎮貴岐村,以鋰電池集成電路板為設計靈感,融合寧德“山海文化”元素的口袋公園相繼投入使用,口袋公園利用城市“邊角料”土地,見縫插針建設微型公園,讓市民出門進園、推窗見綠、抬頭賞景、移步聞香;在金禾·明月雅居、春風里四期及漳灣鎮下凡村、城南鎮坪塔村,新增了多座便民公廁,按照每步行15分鐘設置一個公廁的要求,城區便民如廁圈不斷織密,“方便”之事更方便……一批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融入城市運行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提升城市品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今年9月初,“十個十”民生工程已完成10個路段花化彩化、4個口袋公園、32處澇點整治、6個公廁、2個停車場、4個遮陽避雨設施、3條道路白改黑、1個老舊小區改造、3處運動場等65個子項目建設。
“實施‘十個十’民生工程,對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和市民生活滿意度,推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住建局項目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十個十”民生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持續出實招、治痛點、補短板,在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提升品質、便捷民生等方面不斷發力,用實實在在的成效打造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貼心工程。(閩東日報記者 陳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