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為孤獨癥兒童點亮希望之光。(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1月17日訊 日前,“水晶寶貝·希望之光”孤獨兒童喚醒計劃第20期全日制親子營開營,12組家庭將在同安區蓮花鎮溪東村“愛和水晶寶貝親子園”共同度過21天,探索孤獨兒童家庭“破殼而出”的路徑。這個免費的公益項目由福建省愛和生命關懷公益協會于2020年10月發起,截至目前,累計惠及3500多人次。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正在成為同安公益項目的重要品牌。
24小時親子營
讓孤獨癥兒童自然轉變
親子營里的每一天都很充實。早晨7點多,從晨練和經典誦讀開始,接著投入到發音練習、感統訓練、智復明覺等課程中,穿插做手工、玩游戲、講故事等環節,直到晚飯時間。睡前,還要開一場“小紅花會議”,總結當天的好人好事。
8歲的小雅是一名老學員,已參與10多期全日制親子營。“以前看到陌生人就打,而且控制不住爬高爬低。”小雅的母親馮女士表示,“愛和水晶寶貝親子園”里的走廊、樓梯布滿防護網,專業又貼心。
現在,小雅能乖乖上完一天課,能與人簡單交流,還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意愿。“以前很恐懼孩子跟人接觸,害怕給人制造麻煩,害怕異樣的眼光。”談到過往,馮女士眼里泛淚,“現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不僅是孩子,我也是。”
“親子營里的家庭大多都參加很多期了,這是一個長期的功課。”水晶寶貝·希望之光項目負責人留美雅說,全日制親子營面向全國各地的孤獨癥兒童及家長,每期持續21天是為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暑期則長達50天。在此期間,所有人同吃同住,創造24小時康復干預條件,讓孩子們在放松狀態下、真實社交環境中達到自然轉變。
滋養家庭系統
探索康復訓練全新路徑
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親子營課程不僅僅屬于孤獨癥孩子,更是家長們的必修課。
“作為爸爸媽媽,你自己是快樂的、充滿力量的,才能帶給孩子快樂和力量。”留美雅說,她接觸的孤獨癥兒童父母,不少人都“很沮喪”,“這樣的家長心態,一定帶不好孩子。”
曾有一名9歲的“水晶寶貝”,在親子營中慢慢學會開口說“媽媽我愛你”,讓母親非常激動。然而,結束課程回到家里,孩子重新變得沉默寡言。
“夫妻倆因為孩子的問題,常年不對話,這樣壓抑的家庭氛圍,直接作用在敏感的孩子身上。”為此,留美雅邀請孩子的父親一起參加親子營,“讓父母學會怎么做父母,我們滋養了家庭,也就滋養了孩子。”
于是,“家風家道家文化”成為親子營的核心課程之一,為家長開設心理輔導、傳統文化課程,推動改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并且,構建大家庭互助模式,提升家長對孤獨癥兒童的護理能力,彌補孤獨癥兒童家庭最缺乏的社會支持和社交互動。
注重家庭系統的建設,是水晶寶貝希望之光項目與常見的孤獨癥康復機構最大的不同。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探索實踐,該項目將為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領域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選擇方案。
據悉,該項目在今年舉辦的第五屆“善行八閩——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中獲二等獎。(同安區委文明辦 林健華 余雪燕 許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