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郭雅瑩)
作為全國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平潭如何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加快推動“一島兩窗三區”建設?日前,記者專訪了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賴軍。
記者:“四下基層”從閩東發端,到全省推廣、走向全國,您如何理解“四下基層”的深刻內涵?
賴軍:“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財富和偉大實踐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平潭,在福建工作期間曾20次深入平潭調查研究,為我們踐行“四下基層”作出了光輝榜樣。1991年10月,面對當年“天時未能適其時、地利未能盡其利”的平潭,他親自擔任平潭聯合調研組組長,深入13個鄉鎮67個村、36個縣直部門和漁區,召開56場座談會,與干部群眾共商發展大計,提出“向海進軍”“旅游興縣”“對臺窗口”等重要理念。這些年來,我們正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平潭調研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為平潭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宏偉藍圖,嚴格遵循、扎實作為,奮力加快平潭發展。
“四下基層”是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傳承弘揚我們黨調查研究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是深入基層、直面問題工作作風的具體體現。當前,“四下基層”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平潭將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不斷從尋根溯源中感悟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從“四下基層”中感悟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思想光芒和實踐偉力。
記者: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平潭如何部署安排?
賴軍:平潭懷著特殊感情、帶著特殊責任,堅持傳承弘揚好“四下基層”這一優良傳統,將其貫穿到主題教育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一是深學細悟。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了《習近平關于平潭發展重要指示摘編》《系列訪談實錄·平潭部分摘編》等特色教材。實驗區黨工委堅持“第一議題”制度,處級以上干部帶頭集中學、自主學,已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150次、專題研討185次、專題黨課203場。同時,通過結對聯學、上門送學、云端助學等方式,帶動“兩新”組織、學校、醫院、離退休等基層黨組織和普通黨員,推動學習教育全覆蓋。
二是創新載體。以開展“進村入企話嵐圖”活動作為創新“四下基層”的實踐載體,全區300余名處級以上干部每人至少掛鉤1個村居和5家企業。進村方面,面向村居“兩委”、黨員和群眾代表上一堂微黨課;開展大接訪,提前3天發布接訪公告,全程跟進問題協調反饋;深化大調查,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現場辦公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問題;廣泛大宣傳,開展惠民政策及“平安三率”、文明創建等宣傳。入企方面,有建立黨組織的上一堂“微黨課”,未建立黨組織的指導幫助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深入調查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要素保障、惠企政策落實等方面問題和建議,幫助紓困解難;圍繞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優化營商環境等開展政策宣傳,提高企業滿意率。
三是務實要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切問題,建立“上級點題、群眾出題、干部答題”機制,聚焦對臺融合、國際旅游島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向開展課題研究306個。開發“進村入企話嵐圖”App,以數字化手段實時記錄,形成問題發現、調查研究、辦理反饋的工作閉環。實行問題分級分類辦理,能解決的當場協調解決,情況復雜的統一歸口至屬地片區、經濟發展主管部門分類梳理,明確責任歸屬,在發現問題一個月內辦理并反饋。
記者:下一步,平潭如何推動“四下基層”常態長效?
賴軍:“進村入企話嵐圖”活動開展近一個月來,平潭共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2688次,調查研究下基層1248次,形成調研報告307篇;信訪接待下基層406次,收集問題1132個,現場解決688個;現場辦公下基層955次,現場解決問題497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我們把旅游市場整治作為主題教育首個專項行動,聚焦交通動線、環境衛生、流動攤販、質量價格等重點領域集中攻堅,僅國慶期間就妥善處理涉旅問題629個,做到當日發現、當日整改,旅游品質和游客體驗感明顯提升。
隨著主題教育向縱深推進,一方面,通過創新“進村入企話嵐圖”這一活動載體,進一步完善制度安排、拓展組織形式,探索、優化、完善具有平潭特色的“四下基層”機制,推動“四下基層”常態長效。比如,用好“進村入企話嵐圖”App,以數字化手段形成“問題發現、信息報送、分流交辦、結果反饋”工作閉環;針對社情民意收集辦理,搭建“一張網”智慧管理平臺,把各村居細分為992個網格,構建精準到戶到點到人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另一方面,通過踐行“四下基層”這一實踐載體,使干部得到深刻教育,進一步錘煉作風,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擔當、政治能力和政治責任。
記者: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國務院批復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23—2035年)》,平潭如何深化“四下基層”,落實好兩份重要文件?
賴軍:“一島兩窗三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平潭擘畫的戰略藍圖,打造“兩岸深度融合發展的先行區”“兩岸同胞幸福宜居的共同家園”是平潭的初心使命。這一段時間來,我們緊扣中發13號文梳理形成近期可實施的41項重大政策舉措,緊扣新版總規梳理形成68項重大政策、31個重大項目、23項重大活動,切實把政策舉措轉化為具體項目、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優勢。
推動政策落地見效,關鍵在創新。創新始于問題、源于實踐,通過“四下基層”,在直面問題、直面需求中探索實踐、求新突破。比如,聚焦臺胞臺企關切期盼,我們拓展臺胞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新模式,實現臺灣地區最新393項職業證書標準比對全覆蓋,并在省內各地市及北京、廣州設立分中心;以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為載體,探索在島內其他區域拓展臺灣商品免稅、保稅消費應用場景。
推動政策落地見效,關鍵在落實。通過“四下基層”,把情況吃透,把癥結摸清,把對策找準,把步子邁實。比如,為打造高辨識度國際旅游島,平潭全力開發郵輪、游艇、游船新業態,但該業態剛起步,且涉及行業管理細分領域多,如何有效破題,我們在規劃布局、航線開通、產品開發等方面主動向業界包括臺灣業界取經,在碼頭選址上充分征求基層和群眾意見,在管理機制上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經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建成福州港目前唯一15萬噸級郵輪泊位——金井國際郵輪碼頭,“平潭—菲律賓—廈門”國際郵輪航線擬于近期開航;加快建設全島游艇碼頭,首期80個泊位明年4月投入使用;探索閩臺游艇自由行,爭取開通對臺郵輪航線。比如,針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成效不明顯問題,我們經充分調研分析,著力破解部門多頭管理、職責邊界不清、運行機制不暢等癥結,建立了重點項目建設和投資促進“兩項機制”,對項目策劃生成、洽談簽約、征地拆遷、專項債申報、手續報批等實行統一指揮調度,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今年來,新簽約項目51個、計劃總投資307億元,新開工79個,新竣工41個,推動了一批符合平潭產業發展需求的好項目順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