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喪葬是當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文明喪葬既是對逝者的尊重和緬懷,也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如何讓文明喪葬理念深植人心,讓文明喪葬行為成為自覺,讓文明喪葬之風蔚然成風,需要在多方面綜合發力,持續不斷的“下功夫”。
文明喪葬需要在法制建設上下功夫。法律是文明喪葬健康發展的保障,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規定喪葬行為的規范和標準,才能夠有效引導和規范喪葬活動,防止出現不文明、不合法的行為。政府還應該加大對文明喪葬的扶持和引導,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公民選擇文明喪葬方式,如樹葬、海葬等,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政府還可以設立專門的喪葬服務機構,提供喪葬規劃、咨詢等服務,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喪葬管理服務。
文明喪葬需要在社會宣傳上下功夫。通過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文明喪葬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大眾對文明喪葬的認同和自覺性。要通過多種途徑,包括媒體宣傳、社區教育、學校宣傳等,向公眾普及文明喪葬的重要性和意義,促使更多人自覺參與到文明喪葬中來。在推進文明喪葬過程中,要注重文明喪葬的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公民的文明素質,為社會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文明喪葬需要在環境保護上下功夫。環境保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基,文明喪葬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通過文明喪葬,減少墓地占地和墓地污染,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要大力倡導、多方引導綠色喪葬理念,推動骨灰樹葬海葬等環保型喪葬方式的普及和推廣,為環境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讓文明喪葬之風蔚然成風,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和廣大公民共同參與,共同推進。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夠推動文明喪葬成為社會的新風尚,為建設文明、和諧、美麗的家園作出積極貢獻。(惠安文明網 孫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