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開展“樂說·樂有理”講習班走進常口村
近日,在高唐鎮常口村的山水廣場上,將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樂說·樂有理”講習班活動,吸引了眾多當地群眾的目光。宣講員們采用微黨課、三句半等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聲音送到基層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這是將樂縣圍繞“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這一主線,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質量提升、檔次升級的一個縮影。自去年10月起,該縣實施了“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程,并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習班。此舉旨在多渠道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精準對接群眾需求,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為打造靈活多變的講習陣地,將樂縣集約利用陣地資源,在萬安鎮、常口村等地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習點。同時,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和實踐點的建設工作,在基層設置了講習廣場、講習長廊、講習庭院等,將講習陣地建在百姓家門口。
在豐富講習內容方面,該縣從小處著手,不斷創新“1+X”講習內容,并設計了一批“小而精”的講習課程。課程涵蓋了生態文明、紅色文化、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旨在讓講習活動既有高度又接地氣,能夠聚集人氣。
同時,該縣還探索了貼近群眾的講習形式,將講習活動融入當地的風俗文化中,如“食擂茶”、南詞曲藝、食鬧音樂等,創作了《村規民約歌》、三句半《林票、碳票變鈔票》等文藝作品。通過這種“擂茶+”等新穎的講習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在將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講習總隊的引領下,12支鄉鎮分隊宣講員已開展講習活動20余場,服務黨員干部群眾2000余人次。講習班已成為人民群眾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大陣地”,是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傳播先進文化的“大舞臺”,也是傳授技能、服務群眾的“大平臺”,更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大課堂”。(將樂縣融媒體中心 陳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