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七夕活動之親子DIY。沈立瑤 攝
文明風8月7日訊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恰逢七夕佳節,浦城縣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明實踐系列活動,通過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七夕節”的內涵,以實際行動進一步涵養文明新風尚。
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七夕活動之親子DIY。沈立瑤 攝
8月6日上午,浦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巧手剪紙迎七夕”活動,邀請剪紙傳承人吳洵老師向小朋友們講解七夕的由來和剪紙作品的含義。活動現場,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掌握了剪紙的方法,積極投入到歡樂的剪紙氛圍中,一雙雙巧手在紙張上舞動,變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據悉,浦城剪紙擁有悠久的歷史,將傳統節日與非遺文化相結合,既能推動非遺文化進一步深入千家萬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也能讓非遺文化與人們的節日情懷產生交融共振,進而激發傳承保護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當天下午,志愿者組織參與活動的家庭開展花燈、竹編畫DIY親子活動,發放制作材料,講解具體制作方法,孩子們紛紛走向臺前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家長與孩子們齊心協力,發揮豐富的想象,在簡單的紙張和木片上擺放造型,搭配色彩、粘貼制作,創作屬于自己的作品。大家有條不紊地進行制作,時不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活躍。
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七夕。沈立瑤 攝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不僅學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同時,家長們也通過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增進了親子關系,共同感受到了七夕節的溫馨和快樂。
近年來,浦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合端午、七夕、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鞏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主流地位,厚植人民愛國愛鄉情懷,不斷增強節日文化影響力、吸引力,每年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大型主題活動200余場。下一步,將持續開展“我在中心(所、站)做宣講、學黨史、傳文化、過佳節、揚新風、做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點的實踐活動,彰顯文明實踐浦城“味道”,形成創先爭優的文明新格局。(浦城縣委文明辦 吳采詩 沈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