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25日訊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9月20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鼓樓區委宣傳部、區委社會工作部、區委文明辦、區教育局、區文體旅局、區社科聯、區融媒體中心、溫泉街道聯合主辦的“感恩奮進新時代 繪就改革新畫卷”——鼓樓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湯邊攀講”活動在鼓樓區科藝宮舉行。
活動開場(圖源:家在鼓樓)
理論宣講 奏響新樂章
“湯邊攀講”是鼓樓區近年來培育的基層理論宣講品牌之一,秉承“讓身邊人講身邊事,‘湯邊攀講’用身邊事感動身邊人”的宣講理念,構建起“1+7+N”宣講體系,打造“固定課堂”“流動課堂”“云上課堂”等多元宣講陣地矩陣,通過集中式、走訪式、分享式等宣講模式,靈活解讀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形成“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干部講政策、居民群眾講故事”的宣講格局。
活動現場,領導嘉賓為“福小宣·湯邊名嘴”頒發獎牌,并向“兩會一員”代表贈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福文化”系列叢書。
溫泉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林在致辭中表示:“溫泉街道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組織‘福小宣·湯邊名嘴’深入社區、企業、學校,講述改革故事,傳播改革聲音,引導廣大居民群眾深刻理解改革的意義,積極投身改革實踐,共同分享改革成果。”
“小區是居民生活的家園,也是我們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我深感責任重大,給居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要在形式和內容上下功夫,更通俗、更有針對性,居民才更愛聽,更能聽的進去。”“福小宣·湯邊名嘴”、溫泉街道福圓花園小區黨支部書記楊高焱說。
“作為社區法務特派員,通過基層理論宣講平臺實現以案說法、普法釋法,讓居民增長法律知識、增強法治意識。”溫泉街道金湯社區法務特派員陳秀明表示,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居民群眾解決困難、提供建議,當好法治城區的“護航員”。
情景表演《解放·八一七》(圖源:家在鼓樓)
文藝匯演 展現新風采
隨后,來自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建人民藝術劇院、福建省實驗閩劇院、福建京劇院、福建省雜技團、福建芳華越劇院等單位的文藝演員攜越劇、京劇、快板、歌舞、雜技等演出劇目亮相,節目形式多樣,演出精彩紛呈,熱情謳歌新中國成立75周年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光輝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上演了鼓樓區自創、自編、自演的音樂快板作品《閩山閩水物華新》,作品表現出鼓樓區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以首善標準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鼓樓實踐。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各院團精心策劃籌備,為鼓樓的市民朋友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福建芳華越劇院副院長卓恒表示,將與鼓樓區共謀新的發展路徑,做好文化惠民工作,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讓文化藝術的力量更加深入地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
“很榮幸有機會參演《閩山閩水物華新》節目,讓我對鼓樓區的改革發展脈絡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作為今年剛入職溫泉街道河東社區工作服務站的專職工作者,李青青對未來的工作充滿期待。“強國復興有我!就像唱詞里說的‘砥礪奮進謀新篇,奮楫揚帆啟征程’,我將努力當好服務居民群眾的‘橋梁’,成為一名優秀的社區工作者!”
居民群眾體驗漂漆(圖源:家在鼓樓)
成果展示 譜寫新篇章
拓印、漂漆、雕版印刷、海絲文化……鼓樓區科藝宮一樓大廳的“文化體制改革成果展示區”人頭攢動,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吸引不少觀人駐足。
近年來,鼓樓區緊緊圍繞建設文化強區戰略目標,強化載體培育、龍頭扶引、人才引進、文旅商融合四大舉措,不斷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完成福州歷史文化名城展示館展陳更新、鎮海樓夜景燈光提升,開發“數字古厝”平臺,提供有聲地圖、AI識別古厝等智慧導覽服務,策劃開展“我們的三坊七巷”“雅道集”“有福之州 書香鼓樓”“宋詞里的福建”“西湖文化圈”“筆醒山河”等系列活動,多形式宣傳鼓樓區獨特人文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助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踏上新征程,鼓樓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首善標準、首善擔當,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鞏固提升“五進五學”“湯邊攀講”“書院文化”等宣講品牌,持續深化“‘悅’讀越幸福”新時代城區共享閱讀新模式,辦好“我們的節日”等各類群眾性活動,讓文化惠民成果日益豐富,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鼓樓區委宣傳部 鼓樓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