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翔安區近5年來的部分省市勞模、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福建好人”登上舞臺,讓觀眾共同感受榜樣的力量。
“廈門東岸,帆影競渡。山海相擁,氣象萬千。這里,就是大美翔安。”激昂的聲音在會場久久回蕩,《大美翔安贊》的音詩畫朗誦將晚會帶入了第一個高潮。
9月29日晚上,以“精神的感召 勝利的旗幟”為主題的翔安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文藝晚會,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愛秋體育館隆重舉行。晚會由中共翔安區委宣傳部、翔安區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翔安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翔安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翔安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承辦,翔安區文化館、翔安區青少年宮協辦。翔安投資集團黨總支組織志愿者為晚會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是一臺催人奮進的晚會,翔安區近5年來的部分省市勞模、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福建好人”登臺,讓觀眾共同感受榜樣的力量;這也是一臺百花齊放的晚會,各種表演形式齊聚舞臺,讓聽眾們享受屬于翔安的音畫盛宴;這還是一場業翔民安的晚會,翔安21年的發展歷程被清晰勾勒,讓大家共同回顧了翔安的發展與蛻變。
據了解,今年翔安區舉辦國慶相關活動總計115場,其中重點活動共21項,翔安區相關單位、各鎮街舉辦相關活動共94場。作為全市最年輕的行政區,翔安今年迎來了21歲的生日。站在新起點,翔安區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和感召下,將持續加快建設改革開放引領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兩岸融合發展先行區,為廈門高質量發展貢獻翔安力量。
浸潤人心的感動
致敬榜樣追光而行 追尋足跡砥礪前行
在昨天晚會的舞臺上,78歲的黃水杈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小學四年級學校組織我們掃墓,我那時候才知道一位山東籍的無名烈士是為解放翔安犧牲在這里。后來只要看到這座墓有雜草,就會拿來鋤頭和掃把清掃干凈。慢慢地,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這個習慣就這樣延續了63年,從15歲到78歲,黃水杈在新圩鎮古宅村默默守護著無名烈士墓。熱烈的掌聲從觀眾席里傳來,大家為黃水杈的堅守鼓掌,也為堅守背后的大愛贊嘆。“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后如果有可能,我也要參與守護。”現場的一名學生說出了自己對先輩的崇敬,也表達了自己共同堅守的意愿。這樣強烈的情感共鳴,正是榜樣的力量。
省級勞動模范、“福建好人”陳亮,在今年3月份剛剛救助了一名意欲輕生的年輕人,并送他返鄉;省級勞動模范陳青松在2012年牽頭成立翔安區德孝教育促進會,12年來一直堅持評選“德孝好學生”“德孝好媳婦”并做嘉獎,費用都由他自掏腰包支付;中國好人黃希呆是新圩鎮后埔村最早的正規鄉醫,從20歲開始,他始終堅守大山深處,懸壺濟世……五年來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逐一登臺,翔安艱苦奮斗、甘于奉獻、不怕犧牲、開拓創新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化作了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力行。觀眾席上每一次熱烈的掌聲,都是對這些榜樣的贊許,更是一次浸潤入心的學習,翔安的精神力量傳遞到更多的人身上,將匯聚成為翔安全區的有力脈動。
南音、新圩嫂合唱團等表演展示了文化百花齊放的翔安區。圖為南音表演現場。
聽見文化的聲音
鄉土聲音贊美生活 “大美翔安”品牌更亮
“厝前打胸舞,打甲手酸;厝后唱南音,歌聲出廳堂……”新圩嫂合唱團帶來的歌曲《唱咱兜》,博得了滿堂喝彩。
新圩嫂合唱團是一支閩南話鄉村女子合唱團,成員大多來自新圩鎮各個村,此前曾在“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中以三首原創歌曲獲得民謠組比賽銀獎。
嫂子們都是翔安本地人,演唱所編排的內容,都是翔安近些年所發生的新人新事和新變化。“新圩嫂啊上舞臺,唱咱兜新時代,各行各業攏精彩,新發展有氣派……”樸實的歌詞接地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對美好生活的贊美,用地道的閩南腔唱出,再搭配上她們自編自導的舞蹈和服飾,充分展示著翔安的鄉土之美。
經歷21年的發展,除了新圩嫂合唱團,翔安還有南音、歌仔戲、答嘴鼓、車鼓弄、拍胸舞等翔安特色曲藝,也實現了蓬勃發展——翔安區始終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這些本土文化的再興起,極大地豐富翔安人民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也不斷擦亮著“大美翔安”的品牌,推動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晚會上表演的不少節目,都是翔安區干部職工群眾利用業余時間創作和排練的。“我們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故鄉家園,還有對偉大祖國的赤誠之心。”登臺的演職人員這樣說道。
見證翔安的蛻變
風頭水尾完美蝶變 現代新城天高海闊
晚會的節目依次分為奮斗篇、成就篇和未來篇三個篇章,既有對翔安發展的回顧與總結,也有對未來發展的展望與期盼。
2003年,翔安區因應“跨島發展”戰略而設立。“從2003年10月19日,這片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開始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翔安區是弄潮闖灘的急先鋒,更是改革發展的主力軍。作為“跨島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翔安始終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的戰略,如今已成功打造“4+3+3”現代化產業體系(4個傳統優勢產業、3個特色重點產業、3個新興潛力產業),培育出兩條500億級產業鏈,成為福建省最大的光電產業基地,更是連續4年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
翔安新城建設以“高速度”和“高品質”聞名——航空新城核心區框架成型,貨運區、業務區等通航配套火熱建設;翔安南部片區的建設穩步推進,首個產業園區廈門航空產業園已經投產運營;鳳翔新城白海豚游泳館正式開館辦賽,奧體中心、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世界田聯鉆石聯賽、第63屆全國藥機展等超大型活動;同翔高新城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相關配套也持續升級……產城人高質量融合,帶來了翔安從里到外的蝶變。
由王志鯤、王璐、洪秋燕、曾志愿和翔安區文化館合唱團共同唱響的《高飛吧,翔安》,唱出了“業翔民安”的美好祈愿,也唱出了翔安21年的巨大蛻變。
晚會在《歌唱祖國》的大合唱里落下帷幕。奮進新時代,翔安區啟航新征程——正如振奮激昂朗誦的那一句:“現在的翔安,大有可為;明天的翔安,天高海闊。”(文/廈門日報記者 曾嫣艷 邵凌豐 通訊員 葉曉菲 圖/主辦方 提供)